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doc武汉为明学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教师姓名刘茂林学生年级高一课时1课时课程标准描述这是一篇叙事的文言文,要求学生读懂文意,并且能直译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常见的实词,常用的虚词,学习古人爱国思想和情怀。考试大纲描述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教材内容分析本文是叙事的文体,讲叙烛之武为了救郑国,冒着生命危险去见秦公,机智地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手段,说服了秦公,终于解除了危机。学习烛之武顾全大局的爱国情怀,学习文中体现出来的口才。学生分析学生是刚进校的高一学生,都是三百多分,一2和一5都是普通班,所以学生的基础都不扎实,所以,一定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直译课文前3段。注意将单音词翻译成双音词。(如:朝、亡、厌、国、夕、危、师、及、辞、、、、、、)2、技能目标:攻克难译的句子,思考烛之武的做法、思想、才能。(如难句:越国以鄙远、何厌之有、敢以烦执事、朝济而夕设版焉、又欲肆其西封、、、、、、)3、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的爱国思想和情怀重点1、难句中的特殊句式。2、难句中的词类活用。3、古汉语中的单音词翻译。难点诵读法、小组合作法是本次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师复备导从口才说起。口才的作用,三寸之舌能救国。背景PPT5分钟思方法—先默看,后对议、组议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重点展示难句的理解与得分点(1、2、3段)(1)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把握?(3)烛之武在爱命前什么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4)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5)烛之武是口才艺术体现在哪几方面?我们能学吗?10分钟议针对以上问题面议,也可对议5分钟展每个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自研成果,一个小组评议,用抽签的方式决定10分钟首先,每个组展示一个难句评归纳、评议, 老师采用PPT方式5分钟。检题目当场出,PPT方式5分钟教学反思知识链接1、《春秋》三传(解说《春秋》):《左传》《公羊传》《谷粱传》2、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叙的历史,如《战录某一时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