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城市“标配”.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城市“标配”.doc1中国城市“标配”像广场、博物馆这样的中国的“城市标配”,有时是一个指标,有时是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体现。它们随着时代变化或增加或升级,有的成为了城市吸引力的考核指数,有的成为急速城市化的体现,有的则成为了城市病的载体。每个城市都有标配。城市标准配置有时是一个城市的营销案例,邀请大师设计一座歌剧院,通过建筑师作品将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一座城市;城市标准配置有时也是一个指标,比如一条必须存在又不够合理的自行车道;城市标准配置还是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体现,从摊大饼模式到叠筹码模式,城市综合体让人们都挤在高楼里望着远处的绿地,假想田园城市的意境。动物园、肯德基、高铁站,或者是广场、礼堂、少年宫……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构成了城市的标准配置。它们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衰败或升级,有的成为了急速城市化的体现,有的成为了城市病的载体,有的成为了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来源。在大城市才有可能体验到只有5%的人喜爱的设施。“这里连动物园和肯德基都没有。”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一位丈夫说服妻子离开舒适小城市前往大城市2生活的理由。他们最终来到了大城市,又过了将近20年,他们所在的大城市有了辉煌的大剧院、便捷的地铁、高铁站、星巴克……但是,当初丈夫说服妻子来到这座城市的动物园已经从市中心搬走了,目前有20多个城市已经或者酝酿动物园搬迁。据说现在的孩子不再喜欢圈养的动物,更喜欢野生状态的动物。近10年,中国新建了30多个“野生动物园”。在动物园的原址建起了购物中心,在国外叫shoppingmall,中国最著名的shoppingmall叫做万达广场,已经在全国开出81家,人们在那里可以看电影、购物、吃饭,消磨一天的时间。当初吸引他们来到大城市的肯德基在2012年的门店数量已突破4000家,已经进入三线城市,不久还会进驻乡镇。时间往前推,在这对60后夫妇的少年时代,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小的城市,城市标准配置带着行政组织色彩,少年宫、礼堂,有时也兼作电影院。当然还有礼堂前一小片空地,一个他们称之为广场的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这些地方迅速衰败了。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维持这些城市标准配置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开始慢慢变成游戏室、卡拉OK练歌房、小型超市……经济发展对于小城市改变大大超过了50年代的行政力量。但是,当初那位丈夫说服妻子来到大城市的逻辑依然是具有说服力的。再好的音响都比不上在大剧院的现场体验;G字开头的火车总是比K字开头的火车快;三甲医院永远比乡镇医院可靠……这就是大城市的吸引3力,在那里能够享受高配置的生活。或者按照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的说法,在大城市有可能体验到只有5%的人喜爱的设施。在中国解决城市问题往往选择一种最省事、最直接的方法,当然也可能最不触及根本性问题。19世纪的英国,50%的人口只拥有这个国家3%的财产,地铁在伦敦开通时,有效地避免了一个贫富悬殊的国家容易急剧爆发的问题。地铁让贫民继续住在郊外的廉价社区中,同时方便了他们进城为高帅富服务。城市化的重要议题就是发展和更新城市标准配置,通过不断解决问题,让一切能够顺利运转下去。在中国,地铁用来标注城市发展的历史节点,媒体都会兴奋地以“城市进入地铁时代”为标题来报道“1号线”的开通。地铁是城市尺度的代表,是“大城市”的标配。2012年,已经有12个中国城市开通了地铁。孙施文说,2010年之后,轨道交通建设热或许是有问题的

中国城市“标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