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斗英雄李三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战斗英雄李三妈.doc1战斗英雄李三妈历史不是易碎品。历史有记忆。书籍里,影像中,传说中……都会留下历史的投影。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代替另一种记忆的载体,那就是有情有性的人。人,是民族血性传递的不可取代的载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革命老区灵丘县白水岭村的乡亲们又想到了那个让他们刻骨铭心的名字――李三妈。李三妈,听起来好像是位女同志。其实不然,他是一位铮铮铁骨的男子汉。李三妈1916年生于灵丘县白水岭村,1938年,担任白水岭村民兵自卫队班长,后又任中队长兼爆炸组组长,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李三妈带领白水岭村民兵自卫队坚持山地游击战,灵活机动地运用破交战、麻雀战、地雷战等多变的战法,密切配合八路军和县区地方武装打击、牵制和消灭敌人,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3年9月,日伪在下关安设据点后,四处“清剿”、“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保卫红色根据地,李三妈带领白水岭民兵自卫队,充分利用附近的有利地形,不断袭扰敌人,消灭敌人。李三妈的地雷战,在当时整个雁北地区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的。一次,李三妈获悉一股日伪军从下关据点出来,要到东峪去“扫荡”。白水2岭村距离下关仅有三、四里地,当然首当其冲。李三妈就预先在鬼子“扫荡”必经的白水岭河滩上埋设地雷,等待敌人。他先在正河上埋了三个,又在正河旁的小道上埋了三个。第二天,敌人果然来了。敌人起先走正河,踏响了一个,后来改走小道,又踏响了两个,有三个鬼子立马见了阎王,还有两个伪军,一个炸飞了腿,一个丢下了胳膊。到了晚上,李三妈走到河滩,见两个没有炸的地雷被敌人用石头圈起,便又把它们起出来,一个埋到另一条路上,一个埋到秦聚宝菜园子的葱底下。隔了一天,从白水岭村东过来一股子敌人,约摸三十多个。他们趾高气扬,气焰十分嚣张。说来也巧,这股日军一到白水岭,就一头扎进秦聚宝的菜园子里拔葱,其中一个黑胡子日军刚一下马,准备拔葱,就被预先埋在那里的地雷炸了个血肉横飞,那些没有被炸死的,也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烟跑回了下关据点。还有一次,驻扎在河北阜平的鬼子从马头关方向过来,要到下关据点。李三妈得到消息后,就在下关东边大河上摆了个地雷阵等待它。李三妈把五个地雷的拉火线都拴在一块木板上,这样看起来不很引人注意的。这天上午,敌人分两路纵队浩浩荡荡开了过来。远远望去,步伐还很整齐,且特别有气势。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李三妈他们早已在白水岭村口的正河上为他们掘好了坟墓。由于敌人没防备,一下子便踏中了木板,五个地雷当即齐响,有五个鬼子当场被炸死,四个被炸伤。又隔了五天,李三妈在白水岭村口大路上又埋了五个地雷,炸毁了两辆日寇的军车……李三妈三番五次袭扰敌人,气得敌人恼羞成怒,他们三天两头袭扰白3水岭,杀人放火,抢粮抢畜,发誓要抓住与日寇为敌的李三妈。李三妈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马想出了一个打击敌人的计谋。他先在村民李悟生的窖子口卷了一捆席,席下埋了一个地雷,把拉火线拴在门扇后面。后来,这两处地雷都被搜索的敌人先后踏响,当场炸死一个,炸伤一个,还有一个汉奸的眼睛也被炸瞎了。受此打击,日寇一时间都不敢轻易去白水岭“扫荡”了,就把目标转移到与白水岭相邻的榆林沟村来。一天,李三妈听说下关据点的日伪军又要到榆林沟村去抢劫,就决定带自卫队,狠狠地收拾敌人一下子。李三妈的哥哥在榆林沟有

战斗英雄李三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