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用好材料 打造精品
-—记叙文如何选材
潜江市曹禺中学 罗曦
训练目的:
1、通过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家庭、校园、社会、自然中寻找好材料,从平平的,可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6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一招:留心生活 熟中取新
要点: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开掘新意。
例如尤今的《手足情深》一文缺乏500字,文中叙写老二不小心踢到了老三的耳朵,导致老三左耳后出现了一道一寸来长的裂痕,,家人都已人睡,恍然间,“我”突然被搬动椅子、撂亮电灯的声音惊醒了.“我”一跃而起,冲到女儿的房间,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极为难忘的一幕:“我家老二,跪在老三床畔,正轻轻地拨开她的头发,低着头,细细地看着她耳后的伤痕。一股热潮,蓦地泛上了我的双眼.”作者从熟悉的生活中来取材,真可谓信手拈来,情韵悠长。由此观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典型的素材,只是我们开掘得还不够,没有看出它的亮点来。因此,请留心日常生活,从中去获得最有价值的“金子”,为作文增光添彩!(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招::围绕中心 以小见大
要点:写作时要坚持“以小见大"这个原那么,通过对小的事件,小的片断的表达和描写来抒发某一种情感,提醒出某一种哲理。(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王》﹑《羚羊木雕》﹑《漫步》等等,无不是写平凡人生,小人小事的,但是读起来却非常深化人心。可见
6
“平平淡淡才是真”。(精品文档请下载)
选材不仅要“小”,而且要“细”. 要写得“细",特别是对人物,对景物的描写要细,对“我”的心理,情感也要写得细,这样才能感人.(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三招:放开视野 关注热点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喜欢选择新闻中“焦点人物”作为文字材料,比方202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就是以“沈阳市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辽宁省道德小模范”“2020年度全国十大真情人物"马鹏飞为材料来进展作文的;还有2020年浙江嘉兴中考作文以周杰伦不走寻常路、蔡伟不走寻常路作导人,巧妙引出命题作文《不走寻常路》.这些人物的事迹一般都刊载于新近的《青年文摘》《读者》《意林》《杂文报》等报刊上,同学们要格外关注。我们只有捕捉住这些“焦点”,考场上才能沉着应对。而且这些“焦点”又可充当我们写作中最新的素材,变成抢人眼球的“珍珠”。(精品文档请下载)
讨论:2020-2020年有那些社会热点,可以积累到我们的素材库,用于今后的写作.
第四招:反常立意 材料出新
要点:1、,我偏那样讲,跳出常规思维的框框,,从别人未想到的或不敢涉及的领域切入,这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8
“反弹琵琶唱新调"会让选材新意迭出。比方,以“最需要____________”为题,有一位考生以“最需要的不是呵护”为题,成心唱反调,说我们最需要的是独立、坚强、不怕困难的品格,这样,材料的选择也会一反常态,新意迭出.(精品文档请下载)
2、具备多角度意识。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应注意换个角度去写。如2020年云南省中考佳作《我感受到了登山的乐趣》一文,作者没有落人单纯叙写自己登山的经历的窠臼之中,而是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巧妙地融人叙事和写景之中,综合运用叙事、抒情、议论、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地阐释了自己登山时的真切感受,让人读之耳目一新。同学们还要擅长跳出第一人称的寞臼,打破“我”的局限,也能做到选材出新。如2020年广东梅州中考作文《战胜自己》一文,先从项羽“无法战胜自己”“无法跨越心墙”,说到陶潜的“弃官归隐山林”“战胜了自己”,再说到周敦颐对“趋炎附势的世风鄙视,战胜自己,永留芳名”,然后结合生活谈感悟,最后点明主旨:“唯有战胜自己心中的心魔,跨越心墙,战胜自卑,在你的面前就会升起一轮新的太阳。"此文就是引古论今,借名人素材来点亮我们的眼眸,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彰显考生广泛的阅历.(精品文档请下载)
3、“旧瓶装新酒”。此法不失为选材出新的一条好途径。所谓旧瓶装新酒”就是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从已形成固定看法的人、事中翻出新意,或者开掘一些老题材的内在潜质,进展再创作,, “班门弄斧”“世故圆滑”等人们往往
8
持否认、批评态度,但在改革开放、高科技开展的今天,我们认为:弄斧应到班门,圆滑未必不是合作中的一支粘合剂。这样,立意新了,材料自然也就新起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老师小结
总而言之,作文选材要新颖,要独到,要具备生活的气息,
选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