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编稿:林景飞 审稿:张扬 责编:严春梅
命题趋向:
1.高考试题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大题的解集,全面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题型新,分值稳定
③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和修正
举一反三:
【变式1】假设A={2,4, },
B={1, , ,-, },
且A∩B={2,5},那么实数的值是________.
【答案】:∵A∩B={2,5},∴,由此求得或.
A={2,4,5},集合B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有待于进一步考查.
当时,,与元素的互异性相违背,故应舍去.
当时,B={1,0,5,2,4},与A∩B={2,5}相矛盾,故又舍去.
当时,A={2,4,5},B={1,3,2,5,25},此时A∩B={2,5},满足题设.
故为所求.
【变式2】集合A={
,,},B={,,}.假设A=B,那么的值是______.
【答案】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假设=且=,消去b得:,
时,集合B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
∴,即c=1,但c=1时,B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
〔2〕假设+b=c2且+2b=c,消去b得:2c2-c-=0,
∵≠0,
∴ 2c2-c-1=0,即(c-1)(2c+1)=0,又c≠1,故.
类型三:证明、判断两集合关系的方法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予以重视.反映集合与集合关系的一系列概念,都是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定义的.因此,在证明〔判断〕两集合的关系时,应回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去.
3. 设集合A={a|a=3n+2,n∈Z},集合B={b|b=3k-1,k∈Z},那么集合A、B的关系是________.
思路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集合间关系的运算.
解析:设a∈A,那么a=3n+2=3(n+1)-1(n∈Z),
∵n∈Z,∴n+1∈Z.∴ ∈B,故. ①
又设 b∈B,那么 b=3k-1=3(k-1)+2(k∈Z),
∵ k∈Z,∴k-1∈Z,∴ b∈A,故 ②
由①、②知A=B.
总结升华:这里说明a∈B或b∈A的过程中,关键是先要变〔或凑〕出形式,然后再推理.
举一反三:
【变式1】假设A、B、C为三个集合,,那么一定有〔 〕
A . B . C . D .
【答案】选A.
由
知,,应选A.
【变式2】全集,且,,那么等于〔 〕
A.{2} B.{5} C.{3,4} D.{2,3,4,5}
【答案】选C.
【变式3】设集合,那么满足的集合B的个数是〔 〕
A . 1 B .3 C .4 D . 8
【答案】选C.
,,那么集合B中必含有元素3,即此题可转化为求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所以满足题目条件的集合B共有个.
【变式4】记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不等式的解集为.
〔I〕假设
,求;
〔II〕假设,求正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I〕由,得.
〔II〕.
由,得,又,所以,
即的取值范围是.
类型四:空集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
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重要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显然,空集与任何集合的交集为空集,与任何集合的并集仍等于这个集合.当题设中隐含有空集参与的集合关系时,其特殊性很容易被无视的,从而引发解题失误.
4. 集合A={x|x2+(m+2)x+1=0,x∈R},假设A∩=,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思路点拨:从方程观点看,集合A是关于x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m+2)x+1=0的解集,而x=0不是方程的解,所以由A
∩=可知该方程只有两个负根或无实数根,从而分别由判别式转化为关于m的不等式,并解出m的范围.
解析:由A∩=,又方程x2+(m+2)x+1=0无零根,
所以该方程只有两
最新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