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整合性心理护理对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92例儿童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整合性心理护理儿童哮喘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摘要】 目的:探讨整合性心理护理对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92例儿童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整合性心理护理儿童哮喘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对哮喘患儿进行情绪疏导,按摩放松。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抑郁、烦躁人数明显降低。结论:整合性心理护理辅助治疗儿童哮喘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精神状态,提高哮喘症状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 整合性心理护理;哮喘
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肥胖儿童数量的增加,哮喘患儿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实践证明,单一的治疗护理模式对于哮喘儿童的心理治疗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了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因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心理治疗模式,凡对患者精神状态、临床症状有帮助的治疗护理模式我们认为都可以试用。为此,我们护理小组尝试整合了一套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结果疗效较明显,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我院儿科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儿童哮喘患儿92例,男50例,女42例,年龄8~13岁,,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2)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对延长;(3)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8~13岁,;对照组46例,年龄8~13岁,。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抗过敏、平喘、雾化吸入、吸氧等,合并感染的患儿加用抗生素;以往均无神经系统、精神病史,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哮喘、病情分级和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均在2周以上。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2次,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烟尘、刺激性气体、尘螨、花粉、新油漆等。避免患儿受凉。遵医嘱做好治疗和雾化吸入。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合性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调整家长情绪:每周组织患儿家长学习2次有关哮喘疾病的基本知识,学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哮喘发作的影响、家长的情绪与患儿精神状态的关系、患儿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影响力,同时组织患儿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使家长保持一种平稳、不焦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态度。(2)疏导患儿情绪:护士与患儿每日交谈1次,耐心倾听,应用儿童语言细心交流和解答;内向的患儿可嘱其父母了解其心理活动及存在的问题,告知护士,护士针对患儿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解决疏导方式,使患儿恐惧、烦躁、焦虑得以宣泄,不安、担心及时消除。(3)放松按摩护理:每晚睡觉之前嘱患儿家长为其进行全身放松按摩15分钟,方法为患儿呈入睡前状态,第1步从头部、颈
儿童哮喘的整合性心理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