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docx【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各国经济体制的创
新和调整 (一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了解1929~1933 年高缓慢 ;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 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 农民生产积
极性 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越来越
阻碍 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经验教训: ①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 原则;
②要从衡发展。
三、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认识社
会主 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⑴内容:农业领域自留地,开荒,种玉米 ;工业
领域权力下放, 承认 企业和个人利益 ⑵评价:积极 -------- 一定程
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
消极 --- 结果失败 --- 根本原因: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
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⑴内容:工业领域运用价值规律 ;农业领域扩大农场自主权 ⑵评价:结果失败 ---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性变革 ⑴内容:经济领域 —— 进行根本
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允 许个体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 ⑵ 结果: 1991 年,苏联解体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建国后,两大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 按阶段划分: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
期 (1956—1966 年);
文革十年 (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 年至今 ) 一 、
概述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
其经验教训。
实践:
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


立 (1949-1956) 。⑴、1949---1952 年,经济调整,经济形势好转 ⑵、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一化三改 ”,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⑶、1953 年开始实施 “一五 ”计划, 1957 年“一五 ”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 主义工业化起步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 1966) ⑴初期有益的探索 - ---56 年中共八大制定正确决策:
①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
② 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 ;
③ 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 先进的工业国。
⑵失误 -----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8 年“大跃进 ”运动 (以
大炼钢铁为中心 )、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一大二公 ”)①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

【高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