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掌握望的表现及意义;
五色主病;
舌诊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正常脉象以及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
十问歌的内容。
、闻诊、切诊的内容;
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意义。
、脏腑辨证脾胃
舌根——肾
精选ppt
(1)望舌质
望舌色
望舌形
望舌态
(2)望舌苔
望苔色
望苔质:苔之厚薄反映邪气盛衰。
精选ppt
(二)闻诊
主要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语言、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或嗅患者身体发出的异常气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产生的气味和病室的气味,来观察病情。
(1)语声:声音、语言
(2)呼吸与咳嗽
(3)呃逆与嗳气
精选ppt
(三)问诊
主要是通过询问患者本人或陪同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饮食起居、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便得到全面的资料,准确掌握病情的一种方法。
明代 张景岳《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精选ppt
(四)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主要是指运用指端的感觉,体察患者的脉象和触按病变局部,以观察脏腑气血变化、阴阳盛衰、寒热虚实,从而推断机体的整体状况和疾病的性质、部位、预后等方法。
精选ppt
用手指触按患者的脉搏以探查脉象,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诊病方法。
(1)诊脉的部位: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即切按患者桡动脉的腕后浅表部分。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分。
共六脉:右寸侯肺,右关侯脾,右尺侯肾(命门)
左寸侯心,左关侯肝,左尺侯肾
(2)脉诊的方法
(3)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一息4-5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4)病脉与主病
精选ppt
就是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患者的某些部位,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
(1)按肌肤——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2)按手足——探明寒热
(3)按脘腹——了解凉热、软硬度、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
精选ppt
二、中医护理评估的内容
神志、面色、形态、五官头面、皮肤、舌象、语音、呼吸、咳嗽、体气、呕吐、寒热、汗出、头身、胸腹、四肢、疼痛、饮食口味、睡眠、二便、经带、情志、生活起居
精选ppt
第二节 中医护理诊断
中医护理诊断是指接受护理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而此问题是属于护理职责范围内的,并且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护理手段来解决的护理问题,为护理程序的第二阶段。
重要环节
精选ppt
一、中医护理诊断和健康问题的特点
(一)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施护原则
(二)运用中医术语描述病情
(三)遵循中西医结合的原则
(四)符合三因制宜的原则
精选ppt
二、形成中医护理诊断的过程
即辨证过程
辨证: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过程:进行护理或提出护理问题的过程。
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和正邪盛衰以及各种病变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护理诊断或提出护理问题的过程。
精选ppt
三、中医护理诊断和健康问题的陈述方式
1、二段式陈述
2、三段式陈述
精选ppt
第三节 中医护理辨证
辨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史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归纳,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况、判断为某种证的诊断过程。
目的:为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精选ppt
一、八纲辨证与施护要点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辨证的纲领;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中医辨证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精选ppt
张景岳:“凡诊脉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
精选ppt
表证的寒热虚实鉴别
表证鉴别
病因
鉴别要点
风寒表实证
风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表虚证
风邪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风热表证
风热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咽喉痛,苔薄黄,脉浮数
精选ppt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
证
病位
病程
寒热表现
脏腑症状
舌象
脉象
表证
浅
短
恶寒发热
头身痛、鼻塞、喷嚏、咽喉不适
少有变化
浮
里证
中医护理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