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doc1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摘要:介绍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关键词:仔猪水肿病;防治中图分类号::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5-0032-01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发病率15%~35%,死亡率高达50%~80%。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以断奶后1~3周内发病率最高,低营养水平少发。发病规律一般是中等以上体况,同窝仔猪生长发育良好的容易发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3~5月和9~11月,不同品种的仔猪都可感染,发病急,死亡快,散发性传染,病程短,致死率高。气温变化时多发,气温平稳时少发;饲料中添加了维生素B和亚硒酸钠的少发。2发病原因(1)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繁殖,导致发病。2(2)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3)仔猪消化机能不全,胃底腺不发达,体内缺乏淀粉酶和胃酸,影响植物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特别是在肠道内腐败分解产生毒素,致使肠道功能异常。(4)过早断乳、饲料骤换、饲养方式不当、气候变化、阴雨潮湿以及防御和阉割等诸多外部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3临床症状(1)急性型:患猪突然发病,步态不稳,走路蹒跚倒地后肌肉震颤,严重的全身抽搐。眼睑苍白,水肿如鱼肉状,口吐白沫。(2)亚急性型: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大多正常。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水肿,其中耳朵水肿最为明显,皮肤发亮,指压有窝,重症猪水肿时上下眼睑仅剩一小缝隙。但65日龄病猪水肿不明显。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左摇右摆,站立不稳,形体如醉,盲目前进或作转圈运动。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跑,很快出现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有的病猪出现便秘或腹泻。触诊皮肤异常敏感,叫声嘶哑,皮肤发绀,体温降到正常体温以下,心跳加快,最后因间歇性痉挛和呼吸极度困难而死亡。4病理变化3剖检病猪最明显的变化是胃、结肠系膜、眼睑、喉部、皮下、腹部,尤其是胃壁大弯部和贲门部黏膜下层水肿最明显。切开水肿部流出透明无色至黄色的渗出液,或呈胶冻状,位于黏膜下至黏膜肌层。全身淋巴结水肿,有的可见肺水肿,大脑水肿及直肠周围水肿。心包、腹腔有大量的积液或腹水。胆囊水肿,肝脏脆易碎。多数仔猪胃内充满食物,小肠和结肠内容物较少。5防治措施(1)严格消毒。每批仔猪转入前后和转出后,应把猪舍、门窗、墙壁、地面等用水冲洗干净,%氢氧化钠喷洒消毒,以喷湿为宜。母猪转入产仔前3d,用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