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约了旅行时间,可以使游客拥有更多在景区停留的时间。这对景区所担心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不能延长旅游停留时间是很好的机会。当然景区要想真正留住游客,还要在旅游品质上进一步提升。
(三)游客出游行为
高铁的建设大大减少了游客出游的时间成本,使远距离的旅游实现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影响游客的出游行为。河北省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拥有毗邻京津、环绕渤海、面向东北亚的区位优势。俄罗斯、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是河北重点的客源市场。高铁的建成大大方便了这些客源地游客的出行。从近距离的客源市场来看,河北省本身也是人口大省,发挥自身客源市场优势,努力为7000万人民旅游休闲创造良好条件。同时,瞄准京津两地旅游消费市场,开发适宜京津市场的新型休闲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吸引京津及周边游客来河北旅游度假,强化与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其他周边省份的市场联合,开发并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以及差异化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三、建议和对策
(一)深化同城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张明与刘曦等,2022)。河北省机场数量少,开通的航线有限,远程游客到达河北旅游多数要在北京中转。秦唐沧地区虽然濒临渤海,但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主要功能是为工业服务,缺少客运码头和配套服务设施。航空、海上客运交通滞后,严重制约国内远程客源市场和入境市场的拓展。高铁的建设可以弥补航空和港口建设的不足。目前,河北省的高铁通达性已经大大提高,随着在建线路的逐渐完善,不仅河北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拥有良好的高铁通达性,更重要的是河北省内与周边省区的联系更加便捷。深化同城效应,促进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交通多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建设海陆空运衔接配套、方便快捷、立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实现游客的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式服务。
(二)全方位开展旅游合作
从国内的范围来看,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尚未形成游客的首选地和优选地,与北京、山东、河南等周边省市相比,落差较大,尤其是缺乏龙头景区,缺乏有影响力的经典线路和旅游品牌。同时,由于旅游市场主体“小、散、弱”,缺乏产业带动力强、能与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同台竞争的龙头企业,严重影响了河北省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需求。高铁的建设使区域旅游合作显得更加重要。河北必须通过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应,才能实现互惠共赢。河北省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合作,加强同京津的旅游战略合作,推动深层次旅游、文化、人才和信息交流,强化与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等其他周边省份的市场联合,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体系,开发并推出跨区域旅游产品以及差异化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对,外推广时可以形成一条特色线路,这对于南方游客以及外籍游客将更具吸引力。如京广高铁的开通使游客可以实现“早上在北京看升旗,上午到石家庄游西柏坡,下午去河南游少林寺”。石太客运专线开通后,日均对流超8000人的游客,对于两地旅游业的拉动无庸置疑。交通的便捷还将让河北和山西的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同策划,共同营销,比如山西五台山、平遥古城、晋祠,还有石家庄的赵州桥、正定大佛寺以及西柏坡的红色旅游。
第 8 页 共
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