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与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
影响研究
平行研究
接受研究
阐发研究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
两种最基本的研究类型
影响研究平行研究
↓↓
接受研究阐发研究
两种衍生的研究类型
第一节影响研究
一、“影响”的涵义
拉丁语 influentia
“主宰人类命运的天体之力”
“主宰他者的精神的、理智的力”
《辞源》:比喻感应迅捷。
《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
形,响之应声,言不虚。”
后来常用指对人或事所起的作用。
二、比较文学中的“影响”
物质化的理解
通过材料证明的事实上的联系。
精神上的理解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朗松:
“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中的突变,无以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的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状——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影响,与其是靠具体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如是凭借某些国家文学精髓的渗透,即谓之‘作品的色调和构思的恰当’而加以显现,真正的影响理应是得以意会而无可实指的。”
三、影响研究的深化
(一) 从“外部性”到“内部性”
“文学关系史研究”→文本、美学价值研究
(二) 从“机械性”到“有机性”
材料的简单论证→有机分析
(三) 从“单向性”到“双向性”
单向的传递→双向互动
四、影响研究理论体系的构成
(一)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
影响的跨民族、跨国界、跨文化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基础,是各民族、各国家文学间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
(二)影响的事实联系论
不同文学间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事实联系,因此影响研究往往要从事实的讨论开始,对作家、作品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
四、影响研究理论体系的构成
(三)影响的历史意识论
事实影响必然具有历时性,精神上的影响也要体现在时间上,所以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与观念必然具有传承关系。作品、现象、观念等还应该放入客观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
(四)影响是对创作活动的理解论
探讨文学的影响,实质上是对创作活动或创作过程进行探讨。
比较文学-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