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安康
——青少年教育案例
巩义市河洛镇鲁村小学 李月红 **********
一、背景和起因、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畸形现象愈演愈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开展,也损害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令家长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理论中老师经常遇到因和家长和老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我们如今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怎样的心理才是安康的?我就通过的三期专题讲座《安康心理要具备》,根据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我认为青少年心理安康的标准应包括:
,智力正常,和同龄人有大致一样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标准。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妙。
5。能冷静、,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响,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历教训的才能。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程度;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当然,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这个摇篮,于是我给家长朋友也进展了三期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期:注重教子做人(部分内容)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假设孙也。 ”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历,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那么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你要千万爱惜,千万慎重!”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
青少年教育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