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选】竿山何氏中医:超越伤寒.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竿山何氏中医:超越伤寒
竿山何氏中医:超越伤寒
竿山何氏中医,是从累世达860多年、共29代的何氏中医世家中衍生而来,植根于青浦竿山的重要一支。据族谱记载,何氏第一代世医,即与岳飞同时代的京官何易宇、何柟、何彦猷三兄竿山何氏中医关注药和剂的临床使用、药性的区分、药剂的组合。?何氏药性赋?是清代名医何其伟的著作,经过何承志重新编印,对数百种药物的性能,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方面,作了精湛阐释。对如何正确地运用药物,维护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药剂方面,何氏中医在诊疗时特别注重给药对人整体机能的影响,严格把握剂量,及时调整药方,做到五诊六诊,甚至更多的诊疗次数。在何承志留下的工作手册中,对各种补益、发表、理气之剂都做了详细的归纳整理。
  伤寒症是竿山何氏中医关注的又一重点。?何氏伤寒近约家课?、?何氏伤寒纂要?几经翻印,对伤寒现象形成了系统认识和诊治方法,还编写了便于记忆的伤寒歌,以传后世。
  
  濒临断代的困境
  曾经誉满江南的何氏中医,在八百年后的今天,却面临濒临断代的危机。
  竿山何氏中医自“竿山始祖〞何王模之后,一直是枝繁叶茂。只是到了近代,只有5支仍在沿袭祖业,余者均无传承。而在青浦境内行医者,只何承志一人。
  目前,何氏中医最富有经验的传承人只有何承志的异姓弟子王扣珍和许庸勋两人,且两人年事渐高。对此,王扣珍颇为无奈,“何氏中医的传承在我们这一代后出现了一个断层,虽然现在有老中医工作室作为传时门诊繁忙,且都已退休。如果能在何老生前就开始重视就好了。〞
虽说竿山何氏中医世家有何婷传承,但作为何承志孙女的她并没有得到祖父长时间系统的言传身教。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的何婷,现在青浦区中医医院任内科医师,平时忙于病房的工作,“虽然我现在跟着王老师抄方,但是每天都要查房,每周只有半天门诊,没有时间来学习、整理何氏中医的东西,传承工作应该专人专岗。〞
另外,受西医当道的大环境影响,大多数人都去学习西医,中医工作室存在收徒困难,且难以深入钻研等问题,这使得何氏中医很难保持原有医术水准传承下去。令人担忧的是,何承志创造的金胆片、三奇汤等制剂和一些疗法,由于未经专利保护,面临失传的威胁。
为了抢救濒临断代的何氏中医,青浦区卫生局制定了五年保护方案,全面系统地保护竿山何氏中医的内容、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建立完整的档案,加强对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
三奇汤

组成:人参3克、天冬15克、熟地20克、女贞子15克、丹参15克、仙灵脾15克、阿胶10克、鹿角霜10克、黄精20克、羊蹄根10克、黄芪20克。
  功能:补肾益精,调和阴阳。
  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球减少等。
何承志:呵护脾胃,注重调养

学术特色
  何承志杏林耕耘60多年,对外感热病和疑难杂症如肝胆病、血液病、伤寒等病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他治病特别重视脾肾功能,贵在守法求本。
  在外感热病治当清热祛邪,他不忘顾护脾胃,曾说:“人体以胃气为本,纳谷者昌,失谷者亡〞,处方用药力避大苦大寒,以免克伐胃气,即便使用苦寒清热之品,必加制半夏、陈皮、焦谷芽、米仁以和胃运脾。
  对于温病,何承志十分重视保存津液,宗奉叶天士“胃为津液之本〞,“胃宜润那么降〞的观点,强调养胃阴,认为“留得一分津液,那么有一分生机〞。每用石斛、沙参、麦冬、西洋参等甘柔濡润之品以养胃生津。
  对于慢性病调理,注重调治先天后天,认为脾为坤土生育万物,脾运健那么源泉不竭。治气血亏虚之萎黄、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泄泻或痰饮病、水肿病等,皆宗奉元代李东垣“升阳益气,健脾利湿〞为法。久病损及肾阳,那么取脾肾同治,参加温肾之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肺虚喘促而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症,采用培土生金,即补脾益肺。病久损及肾阳那么参加温肾之品,纳气以归肾。
  伤寒症是竿山何氏中医关注的重点之一。何承志认为从学术渊源上“温病学派〞是“伤寒学派〞之延续,从辨证和治疗上讲“温病学派〞又开展了“伤寒论〞。何承志治热病擅用时方,推崇“轻可去实〞。
  因为以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唯用辛凉轻清之剂,方能疏散风热,宣畅肺气,常选清水豆卷、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辈,不用大苦大寒之品,以免药过病所,以致邪陷入里。
  及至气分热甚,邪热入胃始宜清泄阳明,方用“白虎〞等甘寒药品;如果热积胃腑,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便秘等症,效法汉代张仲景,采用“承气汤〞类攻泻热积。
  热病传变较多,热入营血,身发斑疹,或神志不清,或动风抽搐,何承志每用咸寒清热

【精选】竿山何氏中医:超越伤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果冻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