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
(别行篇)
弘一大师遗著
第一门 敬佛仪相
第二门 入寺法式
第三门 造像塔寺
第四门 瞻视病人
第五门 离诸非法
第六门 出家宗致
南山律在家备览 略编(学者宜先详览卷首之例言及目见如来。更复作礼、回前而去。” 资持释云“六旋绕法中。五百问息嫌疑。智论示绕法。善见明礼辞。”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上来敬佛仪相中第一章先示敬仪竟
第二章 正明敬相
正明敬相中分为三节┬一总斥非法
├二坐立差异
└三修供时节
第一节 总斥非法
▲事钞云“佛像经教住持灵仪、并是我等所尊敬、则至真齐观。 今多不奉佛法。 并愚教网、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 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戏弄出非法语、举目攘臂偏指圣仪。或端坐倨傲、情无畏惮、虽见经像不起迎奉。 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 资持释云“初通斥轻慢之相二、初斥非致毁中二、初叙合敬。我等者通指末代。敬像同真佛、敬经同真法、故云齐观。 今下次正斥又四初指非。 并下示所以。初句无智、次句无信、三即无识。由无此三、不守礼度、故云亏大节也。 或下出非相。文叙多事、不出三业。攘谓揎袖出臂。惮难也。 致下明过状。”
△事钞续云“故僧祇中。礼人不得对于佛法。乃至悬施旛盖、不得蹈像、别施梯邓。以此文证、明敬处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睹形像经教、必慑然加敬。此则道俗通知奉法、贤圣达其信心。且如对王臣令长、事亦可会。凡情难任、圣法宜遵。” 资持释云“二引教佛诫中二、初引文。礼人悬幡。俱非恶事、犹诫轻侮。良由对圣、更无所尊、故云敬处别也。蹈谓足践。
既下次申诫、初勉慎。至下示法。履冰临深喻其悚惧。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今借用之。此下彰益。上句规他、下句感圣。且下举况。令长即郡县官典。凡下劝依。任信也”
△事钞续云“此世中、多有在下床上礼佛者。 此全无楷模。敬人尚自被责、敬佛自心在慢。有心存道者、必不行之。 作亲问天竺诸僧。诸国无有此法、来此方见。” 资持释云“二别斥居庆设礼中、初指非。下床即低床。今时愚徒、多习讹风。有识苟闻、幸宜悛革。 此下正斥。祖师尝游晋魏、亲睹其事、乃于床上与僧设礼、彼反责之、故云敬人等楷模即指法律。 余下引亲传以验。既非西竺之法、显是此土滥行。”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准事钞释高大床戒注、于下湿处、应开得在柽床上礼佛。见前持犯篇、遮罪、高大床节。
第二节 坐立差异
▲事钞云“智论云。外道是他法、故轻佛、来至佛所自坐。白衣如客、故命坐。一切出家五众、身心属佛、故立。若得道罗汉、如舍利弗等、皆坐。三道已下、并不听坐、以所作未办结贼未破故。” 资持释云“前二俗众俱坐、命不命别。后明道众或坐不坐、学无学分。三道即三果、凡夫可知。未办谓所证道、未破谓所断惑。”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如上三果尚立、况下凡乎。像立而坐、弥是不敬。比今君父、可以例诸。此言易矣、临机难哉。常志在心、努力制抑、方可改革。不尔虽让、不救常习。思之惟之。”见释门归敬仪第一
案白衣已受归戒者、似应同道众、立而不坐。与论云白衣如客者、异也。
▲事钞云“十诵、得对佛加趺坐。” 资持释云“或为瞻想、或复禅诵故。”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三十七
第三节 修供时节
▲事钞云“僧祇、佛生日乃至涅槃日、为大众说法称扬佛德。 萨婆多云、二月八日成佛亦以此日生、八月八日转法轮亦以此日取涅槃。若依瑞应等经、多云四月八日生。涅槃初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复度十仙、云过三月已入涅槃。月德太子经、八月十五日入灭。 此并由众生见闻不同、故时节不等。智论云、舍婆提城九亿家、尚三亿见或闻、由慢业故。佛世犹尔。何况末法转轻、心业最重。”
资持释云“前引僧祇通示四时。文略成道转法轮二日故云乃至。今时但知降生涅槃二时供养、余二举世未闻。闻者行之。 萨下次定日月又二、初引文示异三、初多论总明四日。但二日重叠。今取下瑞应四月八日降生、复准涅槃二月十五日灭度。则四日各、修供可行、复是此方机缘所乐。故一年四日、释门时节。二月八日成道、二月十五日涅槃、四月八日降生、八月八日转法轮。适时之义、勿事专隅。次引瑞应别示降生。具云太子瑞应本起经、有二卷。后引涅槃月德别明入灭。涅槃初云者即第一卷序分中文、简后三十故。一经前后自别、今时即用后文。月德中与上多论相近。阿含亦云如来八月八日涅槃。 此并下二约义会通、初正明。二引证。舍婆提即是舍卫。文中且举见闻。准论具云、舍卫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
弘一大师律学资料别行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