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
病因
颅脑损伤
发生率:颅内血肿30%
特点:
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
病因
颅脑损伤
发生率:颅内血肿30%
特点:
出血来源
脑膜中动脉
静脉窦
板障静脉或导血管
临床表现
1. 头颅外伤史
。
2.意识障碍 三种类型:a. 轻原发脑损伤:短暂昏迷---清醒 “中间清醒期”(lucid interval) ---脑疝昏迷;:持续的意识障碍;:早期无意识障碍,只有血肿增大导致脑疝时才出现意识障碍。
3.瞳孔改变 小脑幕切迹疝 早期瞳孔缩小,晚期散大。
4. 锥体束征 脑疝造成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瘫痪。
5. 生命体征 BP↑,心律↓,体温↑。
诊断
CT表现
:凸透镜形高密度出血影;
;
、中线移位。
。
鉴别诊断
治疗
保守治疗
急性硬膜外血肿<30毫升,颞部<20ml,最大厚度<15毫米,中线移位<5毫米,GCS评分>8分,没有脑局灶损害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但必须住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头部CT动态观察血肿变化。一旦出现临床意识改变、颅高压症状、甚至瞳孔变化或CT血肿增大,都应该立刻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
手术治疗
指征:急性硬膜外血肿>30毫升,颞部>20ml,需立刻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手术方法
按照血肿部位采取相应区域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彻底止血,骨窗缘悬吊硬脑膜,骨瓣原位复位固定。但对于巨大硬膜外血肿、中线移位明显、瞳孔散大的病人,可采用去骨瓣减压和硬脑膜减张缝合技术,避免手术后大面积脑梗塞造成的继发性颅高压和脑疝,再次行去骨瓣减压手术。
硬膜外血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