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
Company Logo
病因硬膜外血肿多发生于头颅直接损伤部位,损伤局部多有骨折。因硬膜与颅骨粘连紧密,故血肿范围局限,形成双凸透镜形。 出血来源:脑膜中动、静脉窦,板障静脉或导血管疗方法
手术指征
1、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2、,并呈进行性升高表现;
3、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4、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5、儿童硬膜外血肿幕上>20ml,幕下>10ml可考虑手术;
6、尚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30ml,幕下>10ml,颞部>20ml,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移位>1cm),脑室或脑池受压明显者;
7、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如出现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征象,应积极手术。
Company Logo
治疗方法
手术禁忌症
除手术常规禁忌外,频死的和GCS为3分的极度虚弱的,无反应的,瞳孔已散大的,没有自主呼吸或血压不升的病人;国外观点:大于75岁的GCS5分或以下的病人,也应该非手术治疗,因为不管做不做手术治疗,他们的预后都很差。
Company Logo
手术方式
1、骨瓣开颅术:适用于血肿定位准确的患者,术毕回置骨瓣。术前已有脑疝形成特别是双侧瞳孔散大者可考虑去骨瓣减压及硬膜扩大修补。如颅骨已粉粹,可考虑行骨窗开颅术。
2、钻孔探查术:在紧急情况下对病情急剧恶化,来不及行诊断性检查时,就应进行钻孔探查术。所有神经外科医生都应熟悉这种操作。第一个钻孔应该在颞区,恰好在颧弓上方,根据神经系统体征定位并制定手术方案:⑴瞳孔散大侧;⑵异常运动反应对侧;⑶颅骨骨折侧。接下来钻孔应该在枕区与额区。探得血肿后按需要延长切口并扩大骨窗。清除血肿,妥善止血。当一侧手术已完成,还应在另一侧重复进行。
Company Logo
手术方式
血肿清除后
3、钻孔穿刺抽吸术:简便易行,有利于迅速挽救患者生命,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紧急抢救,可暂时部分缓解颅高压,赢得时间,常常用于院前或术前急救。
4、钻孔置管引流术:也可用于部分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做到快速引流血肿,抢救病人。其适应症为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约20~50ml,经CT明确定位,,无继续出血者。方法:按照CT片所示血肿最厚层面处行锥孔或钻孔,插入吸引针管或小引流管,排出部分血肿后再反复多次注入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并引流,3~6天左右CT复查血肿消失即可拔除引流管。
Company Logo
预后
:血肿消失,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
作;:血肿消失,症状好转,遗有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可自理或部分自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血肿未完全消失,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生活不能自理。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死亡率与手术前病人的意识水平直接相关。在急性硬膜外血肿已昏迷的病人中。死亡率大约为40%。而在那些术前清醒,不伴有局部神经功能损害的病人,死亡率几乎为零。患者合并有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时死亡率是上述合并损伤的4倍。高龄、临床状态差、血肿体积较大、严重的中线移位和术后颅内压持续较高者,均提示预后不良。
Company Logo
护理诊断
(1)意识障碍;
(2)脑组织灌注不足;
(3)潜在并发症:脑疝、颅内出血、感染;
(4)自理缺陷;
(5)躯体移动障碍;
(6)知识缺乏
Company Logo
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病人出现头痛剧烈,躁动不安等时,通知医生,遵医嘱按时使用脱水剂。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禁食、备血、备皮等。
2、安全护理:对躁动不安,去脑强直病人,注意防止意外损伤。
3.心理护理: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4.手术前晚保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
5.手术前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性病人月经来潮,体
温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6.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开颅手术:术晨剃去全部的头发,洗净头部后予无痛碘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消毒帽。
Company Logo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异常时及时汇报医生。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处敷料干燥。
2、饮食护理:神志清醒、无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术后第一天可进流质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宜,第三天后予半流质,术后一周予以普食。 3、引流管护理:保持头部负压引流管通畅,每班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状。翻身及搬动时予以夹闭,防止脱落倒流逆
硬膜外血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