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高效管理心理学复 习资料.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从认识心理现象的过程上看: 1感性经验材料的研究方法(直观法); 2获得理性认识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 1经验研究; 2实验研究; 3测验研究
从获得资料的方式上看: 1纵向研究; 2横向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多少来看: 1个案研究; 2团体研究
1)经验研究: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
2)实验研究: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3)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量)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滥觞阶段:时代:夏商西周三代;对国家管理的核心思想:重德慎刑
形成阶段:时代: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
儒:人文、明德、中庸、修己立人等思想
法: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结合,在管理的制度、技巧、权威等方面提出了不少见解。
道:主要精神是以“道”为中心,讲“无为而治”,偏重于对管理的规律、方式和艺术的探求。
兵:全胜而非战的战略思想、知己知彼的信息和策略思想、注重人才心理素质的测评和培训的用人思想以及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不仅是中国管理心理思想中的精髓,而且为海外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所推崇,并在管理实际中加以应用。
墨:主张国富民强,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在用人上主张尚贤,并重视领导者修身亲士,培养“厚乎言行”的德、“辩乎言谈”的才、“既述且作”的实干精神、“摩顶放踵”的工作态度和“非乐节用”的生活作风。
过度阶段:时代:从汉魏至唐朝前;重大观点: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逐渐重视,儒家思想得到发展,唯儒独尊(董仲舒)
完善阶段:时期:唐宋时期;重要思想:儒家的程朱理学,二程的双重人性论;朱熹的“才论”。总的来说“治心为上”。
衰落阶段:时期:元明清时期;重要思想仍在儒家经典和宗法观念的圈子中兜转。整体来说,以衰退为主要特色。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1)以人为本;[得气说、智慧说、道德说] 2)以德为先;3)中庸之道;[凡事要适度、动议把握好矛盾的双方、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4)无为而治;{减少管理阻力、冲突、充分发挥组织结构的作用} 5)以和为贵。
4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人性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吉尔布雷斯、闵斯脱博格)
X理论基本观点:①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逃避工作;②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指挥的措施,甚至以惩罚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③大多数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意承担风险与责任,没有雄心,企求安稳,并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挥;④人生下来就习惯于名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得高于一切;⑤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管理实践上采取的措施:①以“任务管理”为重点;②“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③少数人参与管理。
X理论的缺点:把人视为追求报酬的经济人,完全主张用金钱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一切都标准化,视人为没有感情的机器,无视人的主动性和思考力,一味强调纪律与服从,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漠不关心。
使工人对生产积极性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也进一步激化了企业内部的矛盾。
(物质奖励不仅是对生产者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也是对其工作能力、努力程度、教育投入等各方面的肯定与鼓励,是对其精神

企业高效管理心理学复 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