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鞍钢:从鞍钢宪法到“三位一体”.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鞍钢:从鞍钢宪法到“三位一体”.doc1 鞍钢:从鞍钢宪法到“三位一体”形成于 1960 年代初期的鞍山钢铁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钢铁基地, 其在我国工业发展初期探索出的“鞍钢宪法”,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 被誉为一条符合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正确道路。如今,走新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道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赋予了鞍钢弘扬“鞍钢宪法”精神新的内涵。从装备数字化起步鞍山钢铁集团总经理助理林瑜认为, 钢铁业的信息化主要包含生产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两方面内容, 两者的一体化构成了当代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其中, 生产信息化包括生产装备的信息化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工业装备是两化融合的载体, 提升企业装备的数字化水平是构建新型工业化钢铁企业的基础。从鞍钢的发展历程来看, 近年来鞍钢加大了对装备的改造, 随着重轨生产线改造完成, 新建的φ 159MPM 无缝管生产线、冷轧硅钢厂、二冷轧和 1450 冷轧生产线相继投产; 同时有计划地建设大型高炉, 淘汰了全部料罐上料的 1500m3 小高炉;并建成能源动力信息调度管理系统,西区精品生产基地竣工投产, 鲅鱼圈厂区投入生产。鞍钢在持续提升整体装备水平的同时, 以建设“数字鞍钢”为目标, 诠释了两化融合在鞍钢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内涵。目前, 鞍钢在新建每一条钢铁产品生产线的同时, 即完成工 2 艺设备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 进而通过建设 MES 系统将过程控制系统与公司级管理信息系统无缝集成, 实现扁平化一体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的高效整合。而信息资源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结合点, 企业只有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才能实现对生产和管理流程中各要素的高效利用, 挖掘出它们新的商业价值, 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生产、技术、管理、经营、战略决策等领域的潜力和优势。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实现两化融合的关键。对于上世纪末的鞍钢, 首要的信息资源来自内部, 来自鞍钢的基础管理业务流程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由于历史的原因, 那时存在“数出多源, 口径不一”、“粗略数, 精细算”等现象。为此, 鞍钢选择基础管理作为管理信息化的切入点, 在基本设计以前, 即对基础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 在主体生产线实现基础装备和过程控制自动化的基础上,定制开发了制造执行系统 MES ,而后整体定制开发了 ERP 产销系统。鞍钢在产销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 创建了产品属性编码体系和质量设计编码体系,以及高速高效的“ PA-QD ”检索系统,实现了在线、全自动、多工艺路径的智能化质量设计。系统依据商务订单上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自动设计出产品经过的多条工艺路径,即炼钢、热轧、冷轧、镀锌、彩涂各道工序的多种组合,及路径中各个工序的尺寸、作业指导、检验/ 检查要求及其判定标准, 形成制造订单。制造订单由 ERP 系统通过 MES 发送到过程控制系统, 直接参与生产控制; 同时, 质量设计结果直接发送到 3 化检验室指导制样、检验操作;发送到各生产线 MES 指导物料的检查、判定操作和性能检验的取样操作。系统接收到反馈的化检验结果后, 根据质量设计的标准自动进行判定, 自动生成质量证明书, 实现全制程自动 PDC A 循环, 为持续改进、优化工艺制度, 不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提供了智能平

鞍钢:从鞍钢宪法到“三位一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