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 1 论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王大根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激励功能和测度功能。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要求, 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品质的全面发展, 但在实施时遇到了困难。本文以新课程理念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强调了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课程在文化传播和学习方法上的特殊意义, 分析了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性质和内含, 设计了“美术教学三维目标分类体系一览表”, 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使我国的美术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关键词: 美术教学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设计一、关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objective of teaching )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①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激励功能和测度功能。以系统的教学目标为核心, 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管理并谋求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叫做目标教学模式( goal oriented teaching model )。目标教学是由课程之父拉尔夫· 泰勒( Ralph W. Tyler ) 创导的,也被称为“泰勒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可开发性。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 泰勒模式屡遭批评, 但是各种新的教学模式依然有自己的教学目标, 只是超越了泰勒“行为目标”的局限而提出各自的目标,因为没有目标的教学必将是盲目的行为。所以,重要的并非是否运用目标教学模式,而是提出什么教学目标。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就具有很高的课程境界。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是由宏观的教育总目标、各学科课程目标、各年级教学目标、各单元教学目标乃至每一课的课时教学目标等一系列具有递进关系的教学目标组成的,各下属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又要对上位目标负责。唯其如此,教育总目标才能经由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和越来越具体的课时目标得以贯彻落实。二、三维目标的产生王大根著《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8月版,第 211 页。第六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 2 (一)布卢姆创导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 Benjamin S. Bloom )于 1956 年首次将分类学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 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从实现各领域的最终目标所要经过哪些系列目标出发,明确定出具体的目标体系。这种分类体系归纳出超越具体教学内容差异所反映出的共同心理行为特性。(二)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根据美术教学中普遍强调创造性的特点,笔者曾于 1997 年提出“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①, 将美术教学目标体系分为技能、认知、创造、情感四个领域, 并拟定出若干个亚领域以及若干层次。至今仍得到广大教师和某些专家的认可。②(三)教育部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 2001 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这是在布卢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运作技术领域”三个目标领域的发展和升华。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尤其关注到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学习),关注更深远、更本质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品质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人们对这三方面都应该得到关注并无疑义。但在实施时遇到了困难,影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因此有专家认为存在“不科学之处”③,并非没有道理。(四)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由于“三维目标”并非各自独立的三个内容, 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 所以,在《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是合在一起陈述的,其好处是表述连贯,能更好地体现目标的整体性,但是三个维度各自的特征就不太明显,若按三个维度分述,即可变成: 知识与技能: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美术教学的特点, 笔者在 1997 年提出的“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基础上, 设计了“美术教学三维目标分类体系一览表”(见表 1),在“知识与技

论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27 MB
  • 时间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