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和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实施并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建设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医学院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一、师资队伍现状
医学院现有教职医护员工202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2847名。
1. 专任教师队伍
目前专任教师共有642人,平均年龄40岁。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5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高级职称的平均年龄为48岁。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具有一年及以上国外学习、进修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总数的12%。
专任教师中具有其他单位(高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学历的总数的82%。
2. 卫生专业技术队伍
医、教、研系列共有594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325人,占总数的39%。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265人,占其总数的21%。
护理系列共有6768人,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初级职称占总数的77%,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0%,%。
其他卫技系列共有2349人,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初级职称占总数的60%,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总数的6%。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31%,%。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 高层次人才不足
具有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匮乏;统领创新团队的帅才和重大项目的领军人物不足。
医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在学科间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现有均年龄较高。目前医学院新增院士及长江、杰青的后备人选不多, 对学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中青年杰出人才明显不足。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999年(第一批):陈竺(血液学)
2000年(第二批):曹谊林(整复外科学)
王铸钢(遗传学)
2005年(第七批):陈国强(病理生理学)
2006年(第八批):房静远(消化内科学)
2008年(第十批):宁光(内分泌学)
2009年(第十一批):李青峰(整复外科学)
韩泽广(血液学)
杰青分布:
瑞金:8人(血液学、内分泌学)
九院:2人(整复外科学)
基础医学院:3人(病理生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
一院:2人(肿瘤学及分子生物学)
仁济:1人(消化内科学)
六院:1人(耳鼻咽喉科学)
【精品】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