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页
五、目标定位
1、课堂合格。找出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订正低效的、落后的、错误的教学方法,强化老师的备课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消退不合格课堂。
2、课堂提升。在课堂合格的基础上,注意教学艺术,逐步形成教学风格,打造学科课例精品。
六、课例探讨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明确什么是课例探讨
1、“教学课例”是什么:以某一节详细的课为探讨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
2、“课例探讨”是什么:围绕一节课绽开,主要探讨“如何上好一节课”,重点解决上这一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聚焦于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把探讨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全过程。
3、课例探讨成果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学课例”,也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案)、说课文稿、教学叙事探讨报告、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探讨论文,以及对课例的分析报告等不同的形式。
(二)基本操作步骤为: (1)确定教学内容(选课)个人(或集体)备课撰写课例探讨改进表和收获表形成探讨成果(教学阅历总结性文章、教化教学论文或课题探讨报告)
(2)课例探讨的过程,无论是备课、观课,还是议课,都应当围绕问题绽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反思改进、接着跟进。
七、活动支配
1、第四周为动员打算阶段,第五至十五周为活动实施阶段,第十六至第十七周为总结阶段。
2、成立课例探讨活动小组
我校现有老师27名,共有十一个教学班 ,老师任课科目杂,在组建课例探讨小组时部分老师以所任统考学科为主至少要参与2个课例探讨小组。经探讨确定一共成立7个课例探讨小组。组长依据本组成员实际拟定课例探讨小组安排并组织实施。详细支配如下表。
小组人员分工及工作职责
每次课例探讨活动要明确主持人、记录人,计时员、噪音限制员,小组成员之间轮番担当。主持人要严格把关活动程序,组织要仔细,严谨,记录人要刚好仔细全面,以记录活动过程和收集小组成员的反馈信息为主,形成问题供反思改进,接着跟进。计时员要对每个成员的出勤状况和发言时间进行监控,噪音限制员主要限制外部干扰和本组不仔细倾听,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3、上课和观课时间各小组要依据学校总课程表相互协调,做好统筹支配,避开同一节课多个课例探讨小组同时观课,引起教学秩序混乱。
三、详细要求
1、各小组组长为活动组织的详细负责人,课例探讨领导小组成员分别下到各组督查。
2、各小组组长支配好活动三环节(选课与集体备课,上课与观课,说课与评课),保障时间,严格考勤,突出实效。
3、活动结束后,各组将集体备课记录、教案、教学反思交教育处存档。
4、活动的质量与实效作为老师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总之,从教学叙事和课堂视察,到课例探讨,再到案例探讨,这是校本探讨,特殊是校本教学探讨的系列实践环节。通过课例探讨活动,促进老师自我反思,搭建老师之间同伴互助和思想联动的平台,深化视察探讨课堂教学,发觉和揭示教学问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行动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全面提升老师承载新课程的教学实力。
XX小学课例探讨活动领导小组
课例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