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逢入京使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的
知识和技能:正确流利的诵读,掌握诗歌的节奏
过程和方法:读通读懂诗歌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二、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亲《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的
知识和技能:正确流利的诵读,掌握诗歌的节奏
过程和方法:读通读懂诗歌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诗中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二、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难点:结合背景,理解边塞诗的风格
三、教学策略及辅助工具
朗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知人论世 
1。导入:唐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辞别了在长安的妻子,,他遇见了一个返京的使者,两人立马而谈,互叙寒温。诗人知道对方还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时就描写了这一场景。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 人,唐代诗人。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和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篇寄托了岑参复杂情感的边塞诗——《逢入京使》.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展示任务:先自由诵读,再请同学个人读。
(通过诵读让孩子们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铺垫.) 
: 
(1)初读,读准字音。 
岑参(cén) 袖(xiù) 凭(píng) 传语(chuán)
(2)再读,读出节奏.
《逢入京使》是一篇七言绝句,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奏来进展划分,请同学们试着来划分节奏,再读诗歌。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课件出示)
(3)范读,示范朗读.(配乐) 
(4)齐读,稳固强化。(师生共读) 
(三)梳理文意,掌握内容 
1。导语:通过刚刚多遍的诵读,我们已经掌握了读音、节奏等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梳理,进一步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 
:逢:遇到。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这首诗歌是
写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以小组的方式,分工梳理文章内容(按照“读—重点字词—翻译”顺序,准备做展示,梳理过程中假设遇到了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 
4。选取两个小组,先后进展小组合作梳理成果展 示,其他同学随时质疑,补充。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要随时进展确认。)
 需要重点强调的字词: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故园 (指诗人在长安的家) 
漫漫 (路途遥远的样子) 
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凭 (恳求,烦劳) 
传语 (捎口信) 
(课件一句句出示译文重点内容)
通过刚刚同学们小组间的合作,我们一起掌握了这篇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对于诗歌内容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理解,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考虑这些内容,看看作者通过这篇诗歌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四)深化探究,把握情

逢入京使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