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
第1页,此课件共28页哦
基本概念
1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第2页,此课件共28页哦
类消毒剂 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型丙内脂等。
⑺醇类消毒剂 有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
⑻季铵盐类消毒剂 主要有苯扎溴铵、杜米芬及某些双长链季铵盐类等。
第9页,此课件共28页哦
⑼其它类消毒剂 主要有氯己啶、高锰酸钾、氯羟二苯醚、三氯散、乳酸、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第10页,此课件共28页哦
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即不要使被消毒的物品受到损坏又要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先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2.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应选择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第11页,此课件共28页哦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
第12页,此课件共28页哦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第13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例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等
第14页,此课件共28页哦
处理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第15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第16页,此课件共28页哦
疫源地消毒基本要求
装备要求
承担疫源地消毒任务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条件配备消毒工具和防护用品,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剂。
(1)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机动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
第17页,此课件共28页哦
(2)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防鼠疫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手电筒、皮卷尺、雨衣、长柄毛刷、装工作衣的布袋(30cm×30cm×40cm)、肥皂盒、皮肤消毒盒(瓶)。
(3)消毒剂:储备一定量的消毒剂并与有关厂家建立联系,确保处理突发疫情的需要。常用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等。
第18页,此课件共28页哦
疫点的随时消毒
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是指:①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②分饮食;③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①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服、被单;⑤消毒患者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
第19页,此课件共28页哦
(3)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对脱掉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
第20页,此课件共28页哦
4)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

消毒学基础理论和终末消毒方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卓小妹
  • 文件大小365 KB
  • 时间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