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先进典型材料
国家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政策,镇某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个过去有近半数村民在温饱线徘徊的贫困村,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契机,以项目配套和提高建设标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文着养殖户到河北皮毛大市场去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扶持的两户贫困户,当年产貉子幼子96只,每只买了350元,收入33600元,扣除成本10000元,纯收入23600元,户均纯收入11800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不变的事实一下让村民脑袋
开了窍,纷纷找到村里要求扶持发展貉子养殖项目。两委班子成员根据群众要求进行了分工,分别找镇政府争取支持、找上级扶贫办争取扶持、找信用社争取贷款、找养殖厂家争取种源、找中介人争取订单。经过不懈努力,到2005年底,已由2003年的2户发展到现在的133户,总量已发展到1919只,出栏900余只,收入达到30多万元,。通过发展貉子养殖,使全村186户贫困户,有120户当年实现了脱贫。另一方面,针对沿江水草资源比较丰富的自然条件,积极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已发展肉牛600头、生猪3000头、大鹅5万只、本地鸡4万只、金腚鸭10000只,牧业总收入达到182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1%,农民人均牧业收入963元。第三方面积极发展棚室菜和劳务经济。依据距县城较近、又比邻林业和国有农场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菜园地,鼓励扶持农户积极发展棚室菜生产。凡是建大棚的农户,村里每户给200元的扶持补贴,现已发展棚室菜15万平方米,收入37万元,农户人均收入196元。同时积极转移剩余劳动力403人,收入45万元,农户人均收入238元。到2005年底,全村农业总收入已实现870万元,其中粮食收入551万元、畜牧业收入182万元、棚室菜收入37万元、劳务输出收入45万元,其他收入55万元,农业总收入比2002年的230万元增长了2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00元,比2002年的812元增长了429%。
四、围绕整村推进,在大力兴办公益事业上下功夫
某村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一些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比如,农民就医难问题、人畜饮水难问题、学生就学环境差问题、农民种地灌溉成本高、米质差、价格低问题等。为此,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村屯规划120万元,建卫生所、、改水15万元、中小学校舍20万元、有线电视入户8万元、某电力抽水站600万元。通过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使某村的公益事业建设有了巨大变化。新打人畜饮水井1眼、新建电力提水站200平方米、新建村卫生所、畜牧所150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程控
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民住房砖瓦化达到74%。彻底解决了农民热切盼望多年的难点问题,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五、围绕建设新农村,在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
某村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作的着眼点聚集在大力整治环境、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上来。
一是抓重点、补空白、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市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关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机制保障,对某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首先积极做好农户工作,使40多户农户都把自家板杖子向内收缩近2米,有10户农户都主动拆掉了妨碍规划的棚厦围墙,通过对歪脖路、半截巷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打通了村内的半截路3条,新修白色水泥路面3200延长米,使村内的道路达到了三纵三横;新安装路灯50盏;新规划改造水泥瓦板杖子7000延长米,使改造后的某村白天整洁划一、清新靓丽,夜晚华灯初放、景色宜人,伴随着健康欢快的秧歌舞点,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是讲民主、重管理,坚持依法治村。某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快增长,在此情况下,村两委班子把民主管理、依法治村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对争取到的资金和流向进行严格控制、严格审批、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使村里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民主管理的范畴之内。同时,加大普法教育、依法治村的工作力度,坚持广播上讲、开会中谈、走访时做宣传,把依法治村渗透到家家户户,使农民脱贫不忘守法。通过这些有效工作,连续3年来某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次越级上访。
三是强素质、增活力,全
整村推进先进典型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