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测量放线方案.docx幕墙测量放线方案
部主控点为坐标原点、相互垂直的控制轴线及建筑标高的构成的三维坐标系统,窗墙各控制点均可经过计算或计算机三维拟合放样得出其精确的三位坐标,在施工中精确给出其位置指引施工,并定期对其校核是本工程窗墙外形保证和精度控制的关键。
四、测量的方案
测量遵循着由整体至局部的测量原那么。首先和土建的测量工程师取得联系,找到主体结构的水准测量基准点和平面控制测量
4
2021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基准点;其次是水准测量和控制测量;第三根据测量成果放线;第四报请总包、监理验线。
1、测量的工艺流程熟悉图纸→熟悉施工现场→联系总包,确定基准点→水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测得控制线→报请总包、监理验线→修改结构偏差→复侧→测量线成果的整理、存档。
2、人员的组织安排
工程天数组数人数/组定额
熟悉图纸
1
4
熟悉施工现场
1
4
水准测量
1
3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
2
测量控制线
1
3
测量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偏差
2
4
测量成果的整理
1
2
间断性的局部测量
暂计8
2
3、水准测量
每座工程在底层都有一个水准控制基准点,此点的标高是经
过标高和坐标的国家控制点测量而知的,由此可得知此楼的
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现对此工程而言,我们仅使用相对标高。
4、测量方法从水准控制基准点测设在上下结构相同的位置,此
点应往返测量并消除误差,测得的水准点在墙面以红漆表
示,表示测量的水准面并注上相对标高。
5
2021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每个楼层只设置1个标志点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每二层抄一圈闭合水准点,并进行误差分析,在每个角位上至少设置两个水准点,便于进行安装校核,在安装时以此基准点每层消除一次安装误差,防止误差累积。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基准点设置在每层地面上,依照外围轴线的定位,向轴线内侧的一米处,弹出楼内控制线而且做有明显的标志,一般是以圆钢的中心,并刻上标志,定位在每个转角处,作为平面控制基准点。测量采用激光铅垂仪,首先把仪器架设在基准点上方,经过照准部找到基准点,调平仪器,移动仪器直至下部的基准点在对中器的中心,翻开激光,经过上部的接收靶看到清晰的激光点,
旋转仪器一周,在接收靶上至少接收到4个激光点,找到这几点的中心,此点即对应下部的平面控制基准点,如此类推,分别找到全部的基准点。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各基准点为根底,建立平面控制网,测量各基准点的距离与角度是否与基准点一致,如不一致,重复测量,并与主体结构测量师商量,直至点位在误差范围
内,坐标差x、y≤2mm,角度差Δα≤40″,并以此点位建立平面控制网。
控制网的建
幕墙测量放线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