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断夕阳红。
11010年建蒲松龄纪念馆,对故居、柳泉、墓园进行了修葺、扩建,征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书画题咏展室,资料室,接待室,办公室,增设了南大门,使故居的管理日趋完善。现在,故居已成为一处初具规模的蒲学探讨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
今日的故居,是一座安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是几株古槐,荫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
穿门北折是一正两厢的庭院。其中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为1954年修建。正房两侧的桧柏、石榴,以及厢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红等,均系后人所栽,院内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复后增加。故居正房为砖石、土坯结构的一般民房,木棂门窗,房内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迎门高悬,匾下悬挂着蒲松龄。 蒲松龄故居导游词范文2:
蒲松龄故居在《中国历代名人录》这本书里,共录了几百人,其中以齐鲁人最多,但又多集中在公元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元、明、清三代七百多年间,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只出了两位人物,一是民族英雄戚继光,一位是文学家蒲松龄。 蒲松龄的故居在淄博市淄川区,一个叫蒲家庄的幽僻的山村。故居为四进院落,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有瓦舍茅屋,花丛瓜架,既有书屋情趣,又还有农舍野味。
书房聊斋内,高悬着蒲松龄探讨专家路大荒手书的聊斋匾额,匾下是蒲松龄74岁时身着公服、手捻银须的画像。画中蒲松龄神采飘逸,但眉宇间又微露着悲愤感慨。上面有蒲松龄亲笔题词二则。其一: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白头,奕业对尔孙子,亦孔之羞。其二:癸已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象,着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画像两侧有郭沫若手书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室内陈设蒲松龄当年在西辅村设馆时用过的桌、椅、床、几等家具,及两方端观、各种石景。 在《聊斋》著作展览室里,展放着几百种不同版本的《聊斋》。其中有半部《聊斋志异》手稿的影印本;有1880年英国希阿格里斯译的英文本、日本大正十五年的日文本等。还有新版《蒲松龄集》上下两卷,以及蒲松龄的诗、词、文、俚曲、杂著等各种传抄本。
聊斋正房后面新建六间展室,展出了关于蒲松龄的各种论文和专著,以及当代名人为蒲松龄故居的题词、书画等。 其中有胡厥文的题诗:若若宏才未得申,挥毫弄墨染风尘;意弥情挚开金石,天顺人和狐鬼训。绣口锦心无若有,生花彩笔假尤真;千篇恩爱悲欢剧,易俗移风劝世人。老舍先生的题词是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从故居向东走200米,便是闻名的柳泉。 因蒲松龄爱恋这个地方,故自称柳泉居士。今日柳泉、绿枝漂流照旧,地上
蒲松龄故居导游词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