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美术)
三原色教学反思
《三原色》本节课是一节色彩基础知识和练习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而设置的。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其特性,以及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本领,培养学生对色彩画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反思(美术)
三原色教学反思
《三原色》本节课是一节色彩基础知识和练习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而设置的。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及其特性,以及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本领,培养学生对色彩画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中学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让三年级的学生对色彩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前我仔细研究了教材,在课堂中我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自主、合作、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求得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发挥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在这一方面,我十分重视,在三原色两两相加,各能得到什么颜色这一环节上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一开始,我的设计是教师先示范,然后由学生在下面实际操作,但这样就体现不出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是先设一疑问:"除了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外,你知道世界上其他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吗?"在这一的问题的启示下,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自主探究式的尝试,那比老师先示范效果要好得多。然后设计了一个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活动,通过用试杯调色来了解色彩相融的变化,用趣来吸引学生。但缺点是牺牲太多的时间,最后学生动手练习调色与涂色的时间大大减少。
在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提炼中,我关注了三个大的环节目标:先是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其次学会调配三间色,最后是怎样运用水粉颜料涂色。教学重点是“了解三原色、三间色”。但设计中,由于考虑的问题太多,课容量太大,于是最后两个环节只是草草带过,最后连收拾整理也未有时间来进行。在教后反思和与听课领导的讨论中 ,得出了最重要的一个结论:
1、对学生期望值太高。在设计过程中,认为大多数学生应该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三原色与三间色的知识,于是设计问题的时候开始就提出了“你们知道什么叫三原色么?”一类的问话。学生却不知道和信口说,以至于冷场。假如放低些要求,问“三原色有哪些?”然后概念性的知识直接进行分析,学生会更轻松得进行接受。
2、课堂容量太大。这节课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而其次的调色与涂色可以在第二课时或随后的课中来渗透。
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
教具准备:
1、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
2、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
3、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
1、 组织教学
2、 导入 新课:
A、触摸实物
(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B、说说触摸的感觉,导出肌理概念
(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叫做肌理。)
C、出示课题
3、 讲授新课:
A、出示树叶,感受它的肌理。
教学反思(美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