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略品牌管理读书笔记.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战略品牌管理读书笔记
【篇一:战略品牌管理学习心得】
战略品牌管理学习心得
经过半个学期的战略品牌管理课程的学习,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品牌的定义。品牌,就是区分度。
在我看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其他协助达成业务层和公司层总体管理者的战略目标
任务:负责组织公司或事业部的具体业务的职能或运营〔例如人力资源、采购、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等〕
标准的战略规划过程包含5个步骤:
1. 选择公司使命和主要的公司目标
2. 分析组织的外部环境,识别时机与威胁
3. 分析组织的内部运营环境,发现组织的优势与劣势
4. 选择能够发挥组织优势、矫正劣势的战略,利用外部的时机,迎击外部威胁
5. 实施战略
战略规划工程中的主要构成要素: 确定组织使命、愿景和主要目标,分析组织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选择一种能够令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同外部时机和威胁想匹配合适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已实施组织所选择的战略。 使命陈述:使命,愿景,价值观,主要目标
企业使命的内容界定确切地表达在以下3个方面:客户的需求、顾客、技术和活动。
使命:企业的使命描述企业要做什么。在制定使命的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步奏是提出公司业务的定义。即:公司业务满足对象〔哪一类顾客〕,满足什么样的需求〔顾客需求〕,如何满足〔技术,知识或独特竞争力〕
愿景:一个企业的愿景应具备4个基本特征:清晰、持久、独特、服务。
〔1〕清晰 企业愿景让所有的职工知道每天都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热情从哪里来。
〔2〕持久 愿景是职工不断奋斗的内心源动力,而且像指南之一样,牢牢地指向企业的远景。当企业家把“个人远景”放大成与职工共享的“共同远景”企业就有了灵魂。
〔3〕独特 企业领导者必须培养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找出未能获得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并据此创意组合成企业的独特模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愿景。
〔4〕服务精神 愿景是理想,让人被认可,觉得在做了不起的事情,远景使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和使命。
奉献
企业愿景的作用
企业远景主要考虑的是那些对企业有投入和产出等经济利益关系的群体产生激励、导向、投入作用,让直接对企业有资金投资的群体、有智慧和生命投入的群体、有环境资源投入的机构等产生长期的期望和现实的行动,让这些群体、主体通过企业使命的履行和实现感受到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直接的利益发展得到保证和实现。
目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1〕适应性: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会导致其目标的设定有很大的差异,制定企业的目标体系应注意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设定。
〔2〕可衡量性:指目标的完成与否是可以用数据衡量出来的。
〔3〕合意性:与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使命一致并能表达出来,符合企业股东、董事、客户的想法。
〔4〕易懂性:作为企业共同实现的目标,要保证企业各个部门和层次的职工都能理解,并且朝着所到达的目标前进。
〔5〕激励性:企业目标要能给予职工一种动力,使全体成员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6〕灵活性:要考虑各种情况引起的影响,在综合各种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之后,确定组织目标。
外部分析:由外而内,趋利避害
内部分析:由内而外,扬长避短
经理们对不确定性考虑不足和“象牙塔”里的规划者脱离经营现实是导致战略规划失败的常见原因。 战略规划中的而配合法受到批评,因为它过分的关注现有资源和现有时机之间配合,而无视了应当建立新的资源区创造和探索未来时机。
战略意图是指充分发挥潜力实现公司目标的执着精神,它要求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建立新的资源和能力。
即使进行了系统规划,如果断策过程容易受群体思维和个人认知偏差的影响,公司仍然可能得出错误的战略。
魔鬼批评法:专家规划?魔鬼批评?最终方案
辩证求证法:专家规划〔正题和反题〕?辩论〔综合〕?最终方案
好的领导者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表现出一下的素质:有愿景,有口才,始终如一,清晰的商业模式,有奉献精神,消息灵通,愿意向下属授权,政治上的灵活性与情商较高。
第二章 外部分析:识别产业时机与威胁
1.产业是提供相互间具有密切的可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一组企业。密切的可替代品指的是产品或服务满足相同的基本顾客需求。
公司最密切的竞争对手,就是满足于本公司基本顾客同样需求的企业
市场满足的顾客的基本需求决定了产业的边界。
产业与部门的区别:部门是由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所组成的。
2.波特的5种竞争力量模型〔产业竞争环境的主要工具是5中竞争力量模型〕:
〔1〕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
〔2〕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
〔3〕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战略品牌管理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沧桑一梦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