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方剂名词解释整理.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1.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 .
1.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3.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4. 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提出的8种治疗大法,即所谓:“论治病之方,则有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5.
6. 调和营卫:是纠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风寒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不和,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证候,治以桂枝汤。方中以桂枝温卫助阳,解肌发表;配白芍药滋养营阴,收敛阴液。合则既能温卫阳,又可养营阴,从而达到调和营卫的目的。
7. 辛甘化阳:是指用辛味药与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扶助机体阳气,强壮阳气的治法。如桂甘汤中以桂枝之辛与甘草之甘相互配伍,辛甘合化为阳,从而起到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和血气,的作用,用治心阳不振的心动悸等证。
8. 酸甘化阴:是指用酸味药和甘味药相互配伍以增强益阴的治法。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血日长之意。临床常用于阴伤之证。如桂枝汤中以白芍之酸与甘草之甘相合配伍,酸甘并用,既敛又滋,从而起到化阴滋营的作用,以补充营阴的不足。
9. 逆流挽舟:指治疗痢疾初起而有表证(外感夹湿型痢疾)的一种方法。古人认为,痢疾本来是邪气从表内陷于里,这时用败毒散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亦即邪自外入里,治疗上使邪从外而出,由里出表,好象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的方法,故称。
10.
11. 制性存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它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银翘散中的荆芥。
12.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类型,同样有燥屎内结于肠中,但表现有“下利清水”,即时有排泄出黄臭的粪水,而不见燥屎泻出,况且,其虽有下利而腹痛、腹满不减,说明肠中仍有实热积滞,仍属阳明腑实证,是为“热结旁流”。
13. 急下存阴: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热邪积滞内结,津液日益耗损,此时急须应用寒下方剂以通导大便,清泻实热,从而达到保存津液的一种治法。如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以治疗实热积滞内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
14. 釜底抽薪:指用苦寒降泄,通导大便以泻除实热之邪的方法。本法好比是取去锅底下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以其苦寒泄降,清除实热积滞,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15. 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指应用通下的方药来治疗表现上有通泄的病证的一种治法。如有的痢疾患者,见大便粘滞而频,量少而不畅,是内有实积使然,治可应用大黄等药物以泻下通滞除积,使邪去利止。亦如应用大承气

方剂名词解释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baizhua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