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雅的民族乐器,由于它音色优美,易于入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热衷,古筝艺术从原来的凤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如今又逐渐不可估量的渗入于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之中。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
如何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雅的民族乐器,由于它音色优美,易于入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热衷,古筝艺术从原来的凤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如今又逐渐不可估量的渗入于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之中。那么怎样通过合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同时,潜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并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觉地、愉快地学习古筝?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儿童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以琴激趣,点燃孩子们的学琴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伊始,教师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充满极强的好奇心,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教师应认识到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也不能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我在上第一节课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首乐曲,例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们: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会听,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的衣角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能高兴主动地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学生在学古筝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腕无法放松、按音不准或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时候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他们一开始由于对古筝感到新鲜、好奇而产生的外在兴趣转变为稳定的内在兴趣。一味地训斥和责骂只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同时,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很有可能导致厌学。当然,仅仅靠语言引导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采取几种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在练习音阶式勾拖练习时可想象爬楼梯,让学生比比哪一个又稳又好,这样就将枯燥的练习形象
化,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因此我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了一些节奏歌谣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分析对比。例如:“八分音符”像钟摆:“滴答滴答”;“十六分音符”像打机枪:“哒哒哒哒”;“后附点”像喇叭响“笛笛”……这样利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既消除了孩子的紧张感,上课也显得生动有趣,而且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孩子欣赏自己,从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学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一名“严师”固然会让学生因为畏惧而认真练琴,但也会引起一些学生的抵触心理,相比较而言,耐心地讲解
古筝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