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1)认识量角器;(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4)培养动手操作才能和空间想象才能。教学难、重点定为: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落实教学目的,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较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这里我制造了第一个问题冲突,设计了“比眼力”———-比较角的大小的小游戏。课前我先让学生画角,并从中选择两组来比较角的大小。这是在课堂上寻找所需教学资源,目的是调动学生参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一组角的大小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组是仅靠眼睛看是不易比较的,尤其是还要判断一样大那是多大,不一样大又大了或小了多少。问:“能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他们认为不能,、质量用什么工具量?怎样测量?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促进学生对知识、方法进展迁移,产生量角的动机,那认识量角工具-
—-—量角器、理解角的计量单位、掌握测量方法就水到渠成顺利成章了。
二、引入自学,重视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其阅读才能和理解才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开展,引入自学,我觉得对他们来说很有必要,当然学生自学才能并不是一日就能练成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锻炼,更需要老师耐心的进展学法指导。本节课中关于角的相关知识,我就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做学法指导—--—划出重点词句,做标记等。然后提问:“通过自学,你理解到了哪些知识?”,汇报落实:“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 用符号 ‘ °’ 表示”;“ 把半圆分成 180 等份,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记作 1°”.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汇报时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处理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使学生获得独立学习的时机,进步了自学能了。
三、顺逆结合,促进思维开展。
本节课的设计从总体上来说,我采取了“顺逆结合,纵横联络"的方法,这样处理减缓了知识的坡度,:
(一)量角器上读角和找角。在教学认识量角器中,我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读角:在量角器上出示以下角(40°、60°、90°、120°),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读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重视0刻度线。(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125°).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想一想有没有其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