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液体黏度实验报告.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物理实验〔上〕
液体黏度的测量
-1-
液体黏度的测量
引言
黏滞性,亦称“内摩擦”,是指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黏度反映了流体黏滞性的大小。单位为帕*秒。液体的黏度在医学、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非难准确地测出,液面高度差H又随液体流动时间而改变,并非固定值,因此,直接使用〔9〕式计算黏度h相当困难。下面介绍比较测量法,即使用同一支毛细管黏度计,测两种不同液体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测量时,如果对密度分别为r 1和r 2的两种液体取相同的体积,则在测量开始和测量结束时的液面高度差H也是相同的,分别测出两种液体的液面从C降到A〔体积为V〕所需的时间t1和t2,由于r、V、L都是定值,因此可得下式

和 〔10〕
式〔10〕中 和分别是体积为V的两种液体流过毛细管的平均流量。〔10〕中的两式相比可得
〔11〕
式中h 1和h 2分别为两种不同液体的黏度,假设已知r 1、r2和h 1,只要测出t1和t2就可求出第二种液体的黏度。这种方法就叫做比较测量法。
实验装置及过程
落球法
表1 落球法实验装置及其作用
仪器名称
数量
作用
落球法黏度测量仪1套
铁架台
1
固定长试管、铅垂线、钢尺竺等
盛有蓖麻油的长试管
1
测量对象
铅垂线
1
矫正使试管竖直
60cm钢尺
1
读出各标线位置及液面高度
千分尺
1
测量钢球直径
50分格游标卡尺
1
测量试管内径
电子秒表
1
测量小球在油中下落时间
玻璃皿
1
洗涤钢球的盛放器皿
盛有蓖麻油的量筒〔内悬温度计、密度计各1根〕
公用1套
测量蓖麻油的温度和密度
乙醚
公用2瓶
洗涤小钢球直径
实验前熟悉秒表使用。然后选6~7个半径相近的小球放在玻璃皿上,滴几滴乙醚,洗涤小钢球上的油渍。用千分尺测各小球的直径记录。标志线间隔相等,并用钢尺读出位置并记录。
目测重垂线与玻璃圆筒的左右边缘分别重合。投下第一颗球前后均记录油温。记录第1颗小
物理实验〔上〕
液体黏度的测量
-4-
钢珠经过各个标志线的时间,根据结果确定小球下落时作匀速运动的区域,选定作实验时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测量5颗小钢珠的直径和匀速运动部分的下落时间。另外实验还需将玻璃圆筒的内径选择不同的角度测5次,以及测一次油柱高。
毛细管法
表2毛细管法实验装置及其作用
仪器名称
数量
作用
奥氏黏度计〔本次用装置D〕
1
实验主仪器
分析纯无水乙醇、蒸馏水
1
测量对象
密度计、温度计
公用,各1个
测量液体温度和密度
秒表
1
测量液面从C降A所用时间
烧杯
1
盛放蒸馏水
移液管
1
移取和量取液体
洗耳球
1
产生压强差使液体进入移液管和高于C刻痕
首先用蒸馏水润洗奥氏黏度计奥氏黏度计中,用洗耳球将蒸馏水吸至左管且使液面高于C刻痕以上,吸的过程中要缓慢仔细,以防气泡混入毛细管,最后将左管上端橡皮管用手捏住。使黏度计保持竖直位置,

液体黏度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夏风如歌
  • 文件大小236 KB
  • 时间2022-03-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