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妈妈比童年
小溪潺潺地流着,可爱的小鸭在溪边嬉戏,满山遍野的野花,绿草摇曳着,与风共舞……
我一去就和大自然打成一片,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天天住在外婆家与鸡鸭牛羊打交道。
听妈妈说,她小旧的照片,并且是黑白的只有2寸大小。我们分别挑了自己最喜欢的三张照片做了比较。啊呀!这简直是天壤之别。看看那又小又旧还是黑白的照片,怎么能和我这些彩色的照片相提并论呢?不用说,当然是我赢。1:2三个回合下来,当然是我赢了。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了一种自我,不少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能干,把孩子当成了学习机器。唉,真希望有一天,妈妈能打开鸟笼,任我们自由飞翔,过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我和妈妈比童年4
也许人生最美好的是童年,无忧无虑,吃呀玩呀。在家里有父母呵护,到学校有老师的关心,童年是多么美好啊!
记得有一天半夜,妈妈突然醒来,惊动了我和爸爸。妈妈说又梦见儿时上学去,要步行三公里到学校,路上有一座又窄又没有防护栏的木桥,每次只能带着巨大的恐惧爬过去。由于印象太深,所以,经常会想起这个情景。我想:原来爸爸妈妈的童年是那样苦不堪言!难怪长辈们总是教导我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这使我想起了电视剧《士兵突击》的主人公扮演者王宝强,他六岁入少林寺,历经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终于练就了浑身功夫和钢铁意志,长大后成功塑造了征服无数观众的许三多形象。王宝强的故事完美的解释了“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这句名言。正是苦难的童年才铸炼了他这块“金子”!
我也想起了妈妈经常提起的童年生活,她七岁能做饭,八岁会游泳,有时放学了还跟大人一起下地干活,从小就自力更生了。难怪妈妈现在工作能力那么强,每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我,迄今为止我只会煎鸡蛋,游泳学了几次才会个“狗刨式”。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优越,我们的实践能力反而越来越差?
小朋友们,让我们珍惜起童年的时光,利用生活赋予的机会磨炼自己吧!也许将来我们会感谢今天所经受的苦和累。
我和妈妈比童年5
我对于妈妈童年的印象,都是从妈妈平常批评的话语中零星听到而积累形成的。但是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也没有对我的思想有任何的影响。我决定在假期里通过采访的形式对我妈妈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做一个彻底的了解,然后对比我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分析一下妈妈为什么老是拿她那时侯的生活来激励我。
选择了一个比较凉爽的下午,在我的书桌旁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始了我对妈妈的采访:
我问:“妈妈你小时候经常帮我老姥姥干家务活吗?”因为妈妈平常经常鼓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我体验以下生活的乐趣。所以我首先提出这个问题。
妈妈略为思考了一下说:“我小时侯在学习之余大多都在帮我妈妈干家务。做饭洗衣就不必说了,还要经常去砍柴。每当干完这些我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你姥姥工作一天很辛苦,回家以后就可以多休息一会”。而现在妈妈为了让我专心学习包揽了全部的家务,让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觉得我应该向我妈妈学习,争取在干家务中锻炼自己。
我又问:“妈妈你那时的学习条件好吗?”
妈妈笑着说:“我那时侯学习条件很艰苦,没有自己的书桌,有时候还要点上小煤油灯。上学放学从来不用家长接送。夏天坐在树阴下冬天坐在炕头上,哪有空调暖气?尤其是冬天有时候手脚都冻伤了。”我默默的听着,感觉到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太好了,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不能荒废时间和这些好条件。
“那你们都玩些什么游戏?你的朋友多吗?”
“我们小时侯玩的游戏可多了。捉迷藏、跳皮筋、丢沙包,经常到野外挖野菜、上山采蘑菇等。只是没有你那么多的玩具,甚至连个布娃娃都没有。”妈妈眉飞色舞的讲着:“我的小伙伴可多了,我们大多都住在附近,每每聚在一起总有做不完的节目。”我知道妈妈的童年是幸福,她们有着她们那个年代的乐趣。
我又问了许多我感兴趣的问题。妈妈的回答让我对她童年生活和学习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是妈妈那个年代不能相比的,在如此好的条件下我想我会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
我和妈妈比童年6
晚上,清风吹过我的窗前,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我正在电视机前舒舒服服地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正当我看得起劲的时候,旅游在外的老妈给我发来了钉钉消息:“张芷源,聊聊天呗!”没想到妈妈竟然会这个时候主动找我聊天,于是,一场关于“童年生活”的比赛就开始了。我来提问,妈妈回答。
情景回放一:生活
(老妈):我小时候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弟弟妹妹做饭,因为她们还小,家里人忙着工作赚钱,作为姐姐的我就成了“顶梁柱”。弟弟妹妹也要做家务,妹妹洗衣服,弟弟就做家里的卫生,小孩
我和妈妈比童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