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省总工会
模范职工之家标准
企业工会、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联合基层工会、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工会等。
一、组织健全15分
.工会组织依法规范建立,职工(含劳务派遣工等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入会率达到90%2分
会员代表常任制等制度,职工会员的“知情、参与、选举、监督”等权利得到
有效落实;4分
.职工(会员)群众对建家活动民主测评满意度达
85%6分
模范职工之家标准县级以下中间层次区域、行业工会
一、组织健全15分
.工会组织依法规范建立,到期按时换届;1分
.工会领导班子民主选举产生;工会主席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由同级副职兼任,并根据工作需要选优配专工
会干部和社会化聘用工会工作者。3分
.工会建立时同步规范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职工法律援助站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5分
.所属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制率100%社团法人登记率达90%1分
.加强对所属基层女职工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本区域行业符合女职工委员会建立条件的工会,女职工组织同步组建率达95%1分
.完成年度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目标,本区域、行业工会所属符合条件的基层工会动态组建率达85%2
分
.职工(含劳务派遣工等各种用工形式的职工)动态入会率达到90%2分
二、维权到位26分
.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重点工作推进有计划、落实有举措、实施有行动;3分
.所属基层50人以上建会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建制率达80%3分
.符合《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标准的企业数达60%3分
.积极履行工会帮扶服务职责,开展生活、医疗、就业、子女上学帮扶和法律援助、人文关怀及其它帮扶服务活动,帮扶服务对象达到一定规模;
2分
.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帮扶工作协调、会商、转办等联动机制。2分
.深入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辖区生产型工业企业推广率达80%2分
.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参赛率达90%2分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在规模以上职业危害高危行业企业实现全覆盖。1分
.指导所属基层建立完善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制度。从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行业女职工权益专项合同制度,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2分
.深化拓展女职工关爱行动,重点做好困难女职工帮扶、单亲女职工家庭子女助学和女职工心理关怀等工
作。2分
.主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劳动争议纠纷及时调解处理,化解率95%及时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援助率100%2分
.所在区域、行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少于98%
并依法及时履行;专人负责职工信访工作,及时处理信访事项。2分
三、工作规范26分
.工会组织有专人负责、有印章、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职工活动阵地、有工会活动经费(工会社团法人的应有单独经费账号)、有工作台账;4分
.做好工会年报统计和信息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全国工会统计年报数据库”建设,信息准确、管理规范。2分
.本级工会建立帮扶服务中心(站、点),所辖区域内村(社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帮扶服务站(点)达90%U上;帮扶服务中心(站)有牌子、有场地、有人员;2分
.建立工作流程、救助办法、帮扶标准等工作制度,并上墙公示;对辖区内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致困原因、求助需求、帮扶情况及跟踪服务逐一登记建档;2分
.采取行政划拨、社会捐赠、企业赞助、工会经费拨入等方式筹集帮扶服务资金和工作经费,按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帮扶资金。1分
.积极开展企事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规范化建设,辖
区生产型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劳动保护工作合格工会
创建率达60%2分
.建立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制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劳资双方沟通协商、重大劳动争议纠纷上报、
职工法律援助、职工信访接待处理制度;2分
.每年至少组织一至两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经常性开展劳动法律监督活动,区域、行业性监督检查活动
每年不少于2次。1分
.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来源,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手续齐备;2分
.独立开设银行账户,做到独立核算独立管理;
2分
.定期组织所属基层财务活动,一年不少于两次。
2分
.每年审查审计本级及下一级工会经费收支及资产管理情况;2分
.每年按规定报告经审工作;1分
.每年检查指导下一级工会经审工作。1分
四、作用明显23分
.广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活动,职工教育培训有载体,职工文化体育工作有计划、有队伍、有活动;所属百人以上企业普遍建立职工书屋,每年组织文体活动不少于两项
职工之家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