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区古建筑一、庙寺、楼阁夹山寺在石门县杨坪乡夹山顶上,有一千年古寺即誉为“楚南名刹”的夹山寺。始建于唐代,初名“普慈寺”。至宋、元.“三朝御修”, 改名“夹山灵泉禅院”; 清道光年间重修。修葺后的大雄宝殿, 占地面积约 1, 000 平方米,砖木结构,面阔 5 间,进深 3 间,重檐歇山顶。殿内置金柱 4 根, 雕花柱础。明间梁枋饰雕雀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立“夹山记事”碑。据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隐居此处。 1930 年红二军驻扎在此,在大雄宝殿后墙书写: “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 .. “消灭常备队、杀尽土豪劣绅”等标语,标语至今保留在墙上,字迹清晰。 1959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 年寺地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夹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洛浦寺在石门县新铺乡洛浦林场有一寺,因洛、浦二溪交汇寺前,故名洛浦寺。始建于唐代,清道光十年(1830) 重建。占地面积约 3, 000 平方米, 坐北朝南,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前、中、后殿。中殿砖木结构,面阔 5 间,进深 3 间。前有千年 A 果树( 银杏树)2 株,右株高 30 米,树径 5 米;左株主干距地 4 米处,有一黄连树伸出,成为树中树、木上木,人称“银杏怀珍”。相传为唐建寺时所植。古大同寺位于津市市窑坡渡乡芦家村。始建于唐代,清乾隆、咸丰年间 2 次重修。占地面积 1, 920 平方米。坐南朝北。大殿砖木结构, 面阔 5间, 进深 3间。寺前有古枫一株, 径围 4米, 高 20 米,树龄 200 余年。清真寺位于武陵区人民东路。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民方米。大殿建筑面积 320 平方米,砖木结构、风火墙,小青瓦覆盖殿顶,顶为单檐硬山式。正殿宽 米,进深 164 米,另有教室、沐浴楼等。整体建筑既富有民间建筑风格,又具有古朴肃穆的伊斯兰教教会殿堂特色。星子宫位于桃源县热市镇明星村星德顶,海拔 842 . 50 米。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 。 196 6 年大部分建筑被毁, 现残存山门、百子堂和近期修复的主殿、寝宿殿。星子宫均采用红色砂岩条石砌成,瓦为生铁所铸。主殿山门门框石柱上刻有“石壁星辉观其上如近碧天五尺;佛宫月朗到此间顿忘尘事三千”楹联。殿右有星子岩石笏壁立,高 10 余丈, 传为陨石, 山由此得名。是风景古迹游览胜地。已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澧州文庙位于澧县城关镇。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 。明洪武元年(1368) 迁现址。占地面积约 7, 000 平方米。整体自南而北有头门、半月池( 上架状元桥) 、棂星门( 头门、棂星门已不复存在) 、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两侧有钟楼、鼓楼和厢房。大成殿砌台阶式石基,由 48 根大型杉木主柱支撑,高 23米。重檐歇山顶, 檐下斗拱交错, 殿顶飞檐高翘, 盖黄色琉璃瓦,9 脊由琉璃云龙组成。,整个大殿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枋、门均有人物、花卉浮雕。 1982 年以来省政府多次拨专款维修, 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文庙位于石门县城关镇。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原址在县城东科甲牌坊之右,继迁方顶山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再迁今地。占地面积 4, 896 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常德古建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