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 .
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①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 电解质的概念用“或”,说明两种情况择一即可。
③ 熔融状态:对于固体物质指加热到熔化时的状态,对于液体物质指其纯液体状态。
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一般指元素周期表第一,第二竖行的金属元素,如NqO,CaO等),水(但导电性很弱)(2)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如CO,SQ),大部分有机物(CHCOO等除外),NH,非金属卤化物(PC13,CC14等注:CQ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它却不是电解质。因为CQ2水溶液导电的实质是CQ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我们可以说碳酸导电,却不能说CQ2导电。同理,SQ2NQ2NH3等均属于非电解质。
2.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
金属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电解质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也能够导电。
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无法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固态电解质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阴阳离子被束缚,不能自由移动。
3. 电解质导电情况分析:
(1)强碱,可溶于水的盐: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能导电
(2)弱碱,难溶于水的盐:水溶液不能导电(不溶解),熔融态可以导电(3)酸:熔融状态(即纯液体时)不能导电,水溶液作用下可以转变为水合离子,从而导电。
(4)活泼金属氧化物:一般只考虑其熔融态(与水反应不考虑)
4. (5)碳酸氢盐等热不稳定盐:一般只考虑其水溶液状态(受热易分解)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注:虽然叫电离”,但却不需要外加电源。
5.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相同浓度条件下,不同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弱
电解质重要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