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说》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说
教学目的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ì)
食(shí)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xiàn) 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í);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 所以读(xiàn)。
2、 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夫)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这,这样的)
且欲和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 (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执策而临之 (握,拿) (面对着)
3、 辨析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
食不饱 (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喂养)
不以千里称也 (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 (按)
虽有千里之能 (的)
执策而临之 (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无义)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
执策而临之 (鞭子)
策勋十二转 (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故虽有名马 (即使)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顺承连词,来)
4、 翻译句子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③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和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布置作业
考虑书后探究●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并考虑问题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假设不能把他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并考虑问题
1、作为千里马和普通马有什么不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 食马

《马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ltawn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