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经济学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考点一:需求和供给的含义
1.需求的含义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构成要素 :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③Ed=1,称为 需求单一弹性 ,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因素 具体影响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 则需求价格弹性大。 通常
度 的规律是,商品限制越狭窄,则越有弹性。
②商品的重要性 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非必需商品,需求弹性大 。
③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④时间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反之,则越大。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①如果 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
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②如果 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
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③如果 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 的方法。
考点六、需求交叉弹性
1、定义:一种商品价格 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 另一种商品需求量 相对变动之
间的比率。 Eij=商品 i 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商品 j 的价格的相对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①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替代关系 ,需求量会随替代品价格变动同方向变动。
②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互补关系 ,需求量会随互补品价格变动反方向变动。
③Eij=0,两种商品之间 不存在相关关系 。
考点七、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 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
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般商品而言 ,收入弹性的大小, 可以作为划分 “ 高档品” 和“ 必需品” 的标准 。
①收入弹性大于 1 的商品,称为“ 高档品” ,小于 1 的称为“ 必需品” 。②收入
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 低档品”考点八、供给价格弹性
,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1、定义: 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 分比的比率。因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化,因此 Es为正值 。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①Es>1,供给富有弹性; ②Es<1,供给缺乏弹性; ③Es=1,供给单位弹性;④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⑤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 市场很少见到。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时间是首要因素。短期供给弹性一般较小;在较长时间内,弹性一般比较大。
②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对于农产品来说, 短期内供给弹
性几乎为 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投入品替代性大, 相 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考点一: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 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2、效用的定义: 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
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
3、效用理论 :1)基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
小。 2)序数效用论: 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字,但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
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两种理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
基数效用理论 是运用 边际效用 论分
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 是用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 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4、边际效用理论: 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 TU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总和。总效用函数:
TU=
f
(Q
)
边际效用( MU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
TU
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
Q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 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
的斜率。
考点二: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
1、消费者偏好假设: 完备性(准确表达偏好) 、可传递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2、特征: 离原点越远偏好越高;任何两条不相交;从左向右倾斜、凸向原点。3、商品边际替代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复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