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第一节:教育方针概述
一、教育方针的概念
(一)教育方针的定义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青少以丰富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12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3、教育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可以确保市场经济沿着健康轨道运行。而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应传播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思想和法制观念,使青少年一代形成并拥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推动国家政治民主与民主的社会化。
第13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二)教育为人民服务
1、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教育必须让人民满意
第14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的人应具有社会主义的觉悟和道德。
2、培养的人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相应的能力。
3、培养的人必须身心健康,具有独立的个性。
4、培养的人必须具有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15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手段,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要促进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就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因而,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应坚持教育与经济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结合。
第16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第三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基础
第三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基础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两种观点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第17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特点: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目的应该以个人需要为本,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第18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起源:古希腊的“智者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性、发展人的个性。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
核心观点:就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言,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的价值在于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教育的作用以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衡量,教育目的应该以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为根本,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个人的价值。
第19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简介:雅克·卢梭 (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
教育目的观:卢梭提出了造就“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就应该顺应儿童善良的天性,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促进人的自然发展。他赋予“自然人”以如下的形象:第一,自爱。第二,自主。第三,自立。第四,自治。
雅克·卢梭
(1712~1778)
第20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人物简介:裴斯泰洛奇(1746~1827年)瑞士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大贡献,致使他的教育经验和改革驰名全欧.
主要观点:每个人都具有一些自然赋予的潜在的力量和才能,这些潜力和才能都具有渴求发展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量得到自然的进步和均衡的发展。
第2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20世纪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1、教育目的的永恒不变
在人本主义教育家看来,教育目的之所以是永恒不变的,是因为人性是不变的。
2、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
即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因而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使人得到完善和发展。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所珍重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人,认为教育首先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
第22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观点评价:
优点: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人类的历史中不乏进步意义,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促进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到人间曾起了积极意义。在对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地位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缺点

第四章教育方针及目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石角利妹
  • 文件大小2.29 MB
  • 时间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