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说“自然手语”.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说“自然手语”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确定一下关于本文所说的“自然手语”这个术语的定义。 本文所说的“自然手语”,是指在聋人群体中,聋人根据以视觉的观察将事物反映到大脑中的规律,在交流中自然而然产生并流行的,具有独有句法结构的要表述的物体的形状或名称,然后加上数字来表述。如:馒头1、人3,笔2、狗1等。
语气助词:
“啊”“哦”“呀”“哎呀”等语气词在手语中很少打出。对一些听不见语音,而文化程度又不高的聋人来说,这样的文字常常让他们感觉莫名其妙。近年来,手机短信作为聋人交流无障碍的一种方式,流行于聋人群体中,常常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聋人,对听人或者文化程度较高的聋人发来的短信中的“哦”“啊”到底是什么意思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视觉语言不同于听觉语言的一个例子。对一些从小就听不见声音的聋人来说,他们没有听过这种感叹,在手语中,“语气词”很少表现在手势动作中,而是由表情表露出来。
“的”、“地”、“得”省略:手语中没有使用这三个词的现象。
关联词(虚词)很少用:
如“不但”、“而且”、“既然”、“虽然”、“或者”、“何况”等。
程度副词:在手语中,程度副词一般以表情的变化表示程度,如:非常、很、慢、快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多聋人都是以表情来表达的,说“快”时,表情动作轻微的,就是一般的“快”,表情动作稍微重些,就是“很快”,表情再重,那可能就是“急速”。一般来说,没有加“很”的,个别情况有加的,也是后置,如“去快”。但是在“很”作为形容词修饰语时,“很”肯定放在被修饰的形容词后面。而不是像汉语那样在形容词的前面。如“很漂亮”,在手语中的顺序就是“漂亮”+“很”。这也是受视觉语言规律限制的一种必然现象。因为必须要有东西展示在眼前,视觉看见了这个东西,然后才能对这个东西下定义形容它怎么了。
:
因为是视觉语言,要按照事情的意义打,而不是打汉字的字面意思,如“请”、“到”、“妙”这些字都要按照意义打,不能按照“字面”打。“请坐”和“请假”就不能用同一个“请”的打法。“明天上午8点到10点训练”,这个“到”和“到哪里”的“到”就不能一个打法。“妙”单独使用是“好”的意思,与“莫名其妙”的“妙”也绝对不是一个手势。还有日、月,与一日、一个月的手势中的“日”和“月”就不是一个打法。
:
“什么”这个手势,可以表达“什么”、“哪里”、“谁”等几种询问的意思。“房子”这个手势,配合特指手势可以表达几种场所。“完了”这个动作,可以做几种过去时的后缀。
“会”还可以是“懂”、“知道”。“不会”还可以是“不懂”、“不知道”等。

三、启示和结论

根据以上的举例,我们会从这里找出聋人打手语的规律性的东西。既:聋人手语中的个别词,各地也许各有各的打法。(举例个别词各地的不同打法)但是对于句法来说,各地聋人的打法却大同小异。如疑问句几乎都是后置;肯定否定也都是后置。(如问“你有钱吗?”手语几乎都是“钱你有?”回答都是“钱有。”或者“钱没有。”还有语序上与汉语比较“颠倒”的现象,如问“你钓到几条鱼?”几乎都是“鱼钓几?”回答“鱼钓3。”)这种现象说明,手语作为一种不能以“文字”和“语音”流传

浅说“自然手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麝月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