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那么悲观吗?
本刊编辑部 上周二(10月18日),在三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公布之后,A股以大跌对其作了一次生动的注解,市场情绪再次从“有点乐观”转向“极度悲观”之中,底部似乎又深不可测起来。一位私募朋友甚至感叹:“这行情不只套人真有那么悲观吗?
本刊编辑部 上周二(10月18日),在三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公布之后,A股以大跌对其作了一次生动的注解,市场情绪再次从“有点乐观”转向“极度悲观”之中,底部似乎又深不可测起来。一位私募朋友甚至感叹:“这行情不只套人,连鬼都可以套住。”
市场情绪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即是对最新经济数据的悲观理解。%,%,从大面来看,此时宏观经济无疑处于高增长、高通胀组合状态。
悲观者据此认为,虽然经济仍在高速增长,但趋势却是节节滑落,硬着陆风险始终挥之不去。也有悲观者认为,经济增速依然这么快,通胀依然这么高,这说明施行已近两年的调控政策并不成功,货币整体紧缩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市场难有起色。更何况,调控两年,经济是调下去了,但房地产泡沫仍未解决,到目前也只是停涨而已。如果真要把房地产搞下去,那经济估计得下好几个坎才行。
当然,市场也不乏乐观者,他们认为,调控初见成效,经济缓慢下行,通胀也已于高位逐步回落,软着陆可期。
对此,我们倾向于乐观一些,一方面,经济自身确实呈现出了软着陆迹象,虽然节节下滑,但回落轨迹趋于平滑;另一方面,CPI虽在高位,但见顶也基本得到印证,至少市场预期非常一致。
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政府无论如何都会想方设法让经济软着陆,哪怕是形式上的软着陆。虽然政府这样做我们并不十分认同,其各方面的治理能力我们也都表示怀疑,但这点能耐,我们相信政府还是具备的。
当然,仅仅软着陆这一点,还不足以让投资者乐观起来,因为当下市场之核心矛盾,依然集中于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这两个问题上。悲观者一再预期货币政策可能放松,但又一再被现实粉碎,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陷入过度悲观在所难免。
其实,对于货币政策的理解,如果我们事先没有这么强烈的放松预期,只要冷静地想想,货币政策没有继续从紧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利好消息了,而且从预期来看,未来放松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此其一。
其二,目前经济局势已经充分说明,完全指望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顽疾,一味紧缩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经济问题,当前温州金融事件即是明证。
其三,面对欧债的复杂情势,特别是新的中美汇率之争,国内政策的回旋余地正在变得局促,贸易战风险可谓与日俱增,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央行必须在货币紧缩上慎之又慎,并需做好随时放松的准备,以御外患。
其四,目前货币之所以不敢贸然放松,其中最大担忧即是怕房地产像2008年那样“死灰复燃”。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控制房地产信托,还是大幅提高房贷利率,都说明决策层在加紧施压楼市,希望切实见到下跌效果,而不仅仅是停涨,唯如此,才能消除房地产市场不切实际之幻想,货币放松也才会顺理成章。当然,这种放松,不一定非要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
真有那么悲观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