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论文——吕文辉
《建筑概论》结课论文
姓名吕文辉
学号3011214047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是一种全新的无燃料、无污染的绿色建筑,这其中,太阳能热系统建筑一体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展太阳能建筑、降低建筑能耗不仅意味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是我国在建筑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
2 太阳能热系统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
在热系统中对太阳能进行利用主要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太阳能热系统是在不增加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利用建筑材料的吸热性、蓄热性和传热介质的对流收集热能,贮存热能,分配热能。主动式太阳能建筑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传递设备、控制部件与备用系统组成。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使集热器内的载热介质如水或空气的温度升高,由水泵或风机传送至储热装置内,根据控制温度经过热交换器或直接送至散热装置向室内供热,并有备用系统为阴天及供热不足时使用,具体见图1所示。
图1 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系统图
建筑与太阳能热系统一体化设计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气候情况进行规划,在利用太阳房、集热器采集太阳能的同时,还应考虑遮阳与通风设计。
由于技术方面的不成熟,再加上主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初始投资比较大,目前国内使用范围最多的还是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这种能量储存方式主要用于建筑物朝南方向的设计当中,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太阳光通过玻璃反射到室内环境当中,其中一部分在室内空间进行传递与作用,使室内建筑能够受到较为均衡的热能辐射,另一部分会直接进入到蓄热系统内部,在夜晚逐渐释放出来,以此维持整个室内的温度。
为了克服传统单玻璃幕墙在工程实体上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大量能耗、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和建筑美学相关联,一种全新的幕墙型式——环保型
节能双层呼吸式幕墙就应运而生。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
集热蓄热墙式
这种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主要通过朝南方向且与太阳辐射方向垂直的深色系建筑墙体来实现。即热蓄熟墙体吸收穿过外围玻璃表层的太阳光,通过热传导与热辐射,将太阳能传递到室内环境中。夏季时排风孔能够在高速空气对流频率下排除吸收进室内的热空气,起到降温降湿的目的。冬季是排风孔能够自动关闭,以其深色系外墙结构较好的吸收太阳热能并及时传导至室内。在当下的建筑物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中常常与其他太阳能吸收、储存方式配合使用,应用程度比较高。
这种能量储存实现方式与上述集热蓄热墙的设计理念基本一致。在建筑物屋顶配备浅池设施,将建筑对太阳能的集热与储热功能集中在一个系统中完成。一方面,在夏季高温天气状态下,建筑物所吸收到的热量会通过金属材质天花板传递给浅池,对热能进行吸收,散射,进而达到降低居住空间温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冬季低温状态下,当室外太阳照射程度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时,浅池会对建筑物建筑区域内的太阳能进行收集、储存与分配。与此同时,分配后的热能量会通过金属材质天花板传递给整栋建筑物的
建筑概论论文——吕文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