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会感想
读书交流会感想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书评----知书读书
作为建筑学的一员,我们除了做好设计之外,还得与人交流,但是每 2 页 共 10 页
有些知识是长期和终身受用的,比如语言能力、文字能力,算术知识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基础知识,这些是我们在高中时代以前就要完成的学习,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我们后来的学习中就会更容易积累更容易扩充知识。各种知识是底座,有了底座再树丰碑是水到渠成之事,也就是说术业有专攻。毕竟像达·芬奇这样的集大成者古今中外少而又少。达·芬奇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 1
树,美术史上他的《最后的晚餐》、《蒙娜莉莎的微笑》无人不晓;医学史上他开解剖学之先河;人文史上他是结束中世纪漫漫长夜的人文先驱;据说他还在航空史上有过贡献,因为他设计过小型飞机并进行试飞,无奈他实在是身兼数职无法在这个领域做得更加杰出,而让莱特兄弟成为航天史上“飞机之父”。我们无法做到如此引人注目,所以我们需要在一定的知识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术”业,学有所长才能发挥作用,而不至于“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二种是思想类图书。这类图书因为其社会实用性是隐性的而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无用之书而得不到亲睐。这类图书创造的是软环境,是一种文化氛围,人情人风、人文史地、文学文化、哲学、环境卫生等等方面的书籍都是提高人们这方面修养的养分。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这方面书籍施予的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注入我们血液的是简洁质朴的思想、是宽厚善良气质,也是百折不挠的品格,如果没有书为我们记载那么多,传达那么多,我们将如何把中华民族的品质继承下来并发展下去。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书籍首先就是因为其某种特质而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珍惜,所愿意保留,后人才能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新时代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城市化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新的危机感,人情关怀出现荒漠化趋势,因此世界各的人们和社会学者都在研究更适合本国国情的精神道路。美国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短暂的建国史和大熔炉一样的融合方式使美国文化无法像中国汉文化一样有一个主流,并经过几千年的浪淘沙,产生了深髓而富含哲理的文化底蕴。因此,很多美国的社会学家跑到东方来像他们当年开发新大陆西部一样发掘文化金矿,以便为美国社会所用,把美国的人文社会锻造成像他们的物质社会一样强大。而作为我们身处其中,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多了解我们坐拥的金山,那是一种多大的收获啊。读史明智、知已知彼,才是民族生存与发展之道。
第 4
读书交流会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