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上)
1748年德国启蒙时期法学家奈特尔布莱德在著作中借用拉丁文“actus juriduicus” (可译为法律行为)、“delaratio voluntatis 《民法通则》借鉴苏俄民法的经验,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第四章第一节),其中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要件、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等,从而在法律上建立了法律行为制度。
幻灯片24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尽管自《德国民法典》以后的各国或地区的民法典都确立了法律行为制度,但由于都没有给法律行为下一定义,因而对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认识不一。
幻灯片2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在我国,《民法通则》颁布之前,学者们对此认识不一。
幻灯片26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民法通则》颁布之后,尽管该法第54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但学者们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仍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是合法行为。
幻灯片27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在我国,对法律行为概念的词源有人认为,法律行为原本为民法和民法学的概念,后来被其他法律部门和法律学科借用。
幻灯片28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为了区别其他部门或学科中的法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使用了“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取代传统理论中的“法律行为”这一概念。
幻灯片29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有学者持相同的观点,认为在法律行为前面加上“民事”二字,可以区别于其他法域的类似概念。
也有人认为,这个理由是牵强的,因为除了广义的民法,没有哪个法律还会有法律行为的适用余地。
幻灯片30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关于法律行为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幻灯片31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民事)法律行为,又称法律行为,系法律事实的一种,指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产生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
幻灯片32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其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引起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行为。
幻灯片33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认为《民法通则》在构造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时,分别提出了“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两个基本概念。前者,不必具合法性特征,属“中性”上位概念,后者,必具合法性特征。
幻灯片34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其必备合法性,这就决定了它是必然有效的,故不存在无效或可变更、可撤销的问题。
幻灯片3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所以,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幻灯片36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认为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指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的法律事实。
这一概念也强调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但也突出其私法效果。
幻灯片37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词源
第二种观点显然与德国民法传统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不同,认为只有合法表意行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
幻灯片38
第一节 (民事)法律
民法总则-第八章-民事法律行为(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