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及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本讲稿第一页,共三十页
一、发酵罐
由于氧在培养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为了增加培养液中氧的浓度,满足微生物的需求,保持培养液的均匀悬浮状态,促使发酵热散失,往往需要在发酵罐中通气、搅拌。
在发酵生产中,
抗生是生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即一种生物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来抑制、排斥另一种生物的现象。此现象主要发生于微生物之间,也见于某些植物和动物。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或抑制其它生物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二、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问题:
什么是抗生(antibiosis)?什么是抗生素(antibiotics)?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三十页
⑴抗生素的种类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从合成的角度来看,抗生素可简单地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例如:由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
青霉素
-CH2-C-NH-
O
O
N
COOH
CH3
CH3
S
氨苄青霉素
-CH-C-NH-
O
O
N
COOH
CH3
CH3
S
NH2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孢子制备
种子罐
(一级)
种子罐
(二级)
种子培养
25℃ 40-45h
种子培养
25℃ 13-15h
种子
种子制备
发酵的上游工程
发酵
发酵罐
(一级)
发酵罐
(二级)
发酵罐
(三级)
22-26℃
40-45h
发酵
13-15h
发酵液
放罐
过滤
pH =
15℃
滤液
萃取
萃取液
浓缩、脱色
结晶、干燥
青霉素盐
(产品)
醋酸丁酯(BA萃取液)
发酵的下游工程(提炼)
①工艺流程
菌种
黄青霉素
冷冻管
斜面母瓶
大米孢子
孢子培养
25℃ 6-7天
孢子培养
25℃ 6-7天
成熟孢子
⑵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基质浓度在分批发酵过程中,常因前期基质量浓度过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阻遏(或抑制)或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如葡萄糖和钱的阻遏或抑制,苯乙酸的生长抑制);而后期基质浓度低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青霉素发酵中通常采用补料分批操作法,缓慢流加基质以维持一定的最适浓度。
在基质流加中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的流加。因为葡萄糖即使是超出最适浓度范围较小的波动,都将引起严重的阻遏或限制,使生物合成速度减慢或停止。
由于目前糖浓度的检测尚难在线进行,故葡萄糖的流加不是依据糖浓度控制,而是间接根据pH值、溶氧或C02 释放率予以调节。
【基质浓度】
①工艺控制
在青霉素发酵工程中,其主要工艺控制因素有基质浓度、温度、pH值和溶氧等。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青霉素发酵的最适温度随所用菌株的不同可能稍有差别,但一般认为应在25℃左右较好。温度过高将明显降低发酵产率,同时增加葡萄糖的维持消耗,降低葡萄糖至青霉素的转化率。
【温度】
对于好氧的青霉素发酵来说,溶氧浓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溶氧浓度降到30%饱和度以下时,青霉素产率急剧下降;低于10%饱和度时,则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当溶氧浓度过高,说明菌丝生长不良或加糖率过低,造成呼吸强度下降,同样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
【溶氧】
青霉素发酵的最适 ,有时也可以略高或略低一些,但应尽量避免pH>。因为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加速其水解。
【pH值】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⑶红霉素的发酵生产
①红霉素
红霉素是由红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所产生的大环内酯( macrolide)系的代表性的抗生素。其抗菌谱主要是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与青霉素同属于窄谱抗生素(Narrow Spectrum Antibiotics)。
红霉素
H
CH3
H3C
H
H3C
OH
O
HO
H
HO
H3C
O
H
C2H5
O
H
CH3
H
H
H
CH3
CH3
N(CH3)2
OH
O
O
O
CH3
H3CO
OH
O
CH3
红霉素分子中含有一个大环内酯作为配糖体,并以糖苷键和 2个分子的糖相连。其中糖的二甲胺基显碱性。
多氧大环内酯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②生产工艺流程
菌种
红色
发酵罐及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