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光阴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
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罴
4、博喻。: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方案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粗浅;
3、化抽象为详细;
4、化冗长为简洁。
比较
(一)概念:
比较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那么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
1、: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比较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四)运用比较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五)比喻和比较的不同点。
1、比较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较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借代
(一)概念:
。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详细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和借代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1、一样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根底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夸大
(一)概念:
夸大是为到达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大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大,缩小夸大,超前夸大。
1、扩大夸大:成心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大:成心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大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目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
说明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