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寻路中国.doc1 国际品牌寻路中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逐步提升, 处于消费升级中的中国市场对国际化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外资品牌正在试图进入中国,寻求市场机会。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由《化妆品观察》主办的“国际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交流会”于5月 21 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M15 会议厅举行,来自内地、台湾、日本、法国等多个地区的化妆品业界人士约 160 人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同时也是第 18 届中国美容博览会( 上海 CBE )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交流会上, 台湾化妆品 GMP 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钟兴春特别重申了外国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时难以回避的两大问题: 首先是产品审批问题, 所有产品都要到北京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 注册审批周期长达半年甚至更久, 这是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面临的最大拦路虎; 其次是进口关税问题,过重的进口关税,可能会令进口品牌丧失本来的竞争力。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中行对此深有体会。据其介绍,拥有 60 余年制盐历史的台盐公司于 2002 年正式推出美容保养品牌“绿迷雅”, 产品在台湾岛内赢得市场后便欲在海峡对岸大展拳脚, 但受限于审批和关税问题, 内地业务暂未有大突破。不过刘中行还是总结了台盐在内地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得的经验: 要想在内地市场获得发展, 品牌要有不同于以往的操作模式;品牌要学会借力使力,通过内地合作伙伴推动自身发展;在 2 进入内地市场初期,品牌应首先考虑“活下来”,然后再寻求“扩散”。同样来自台湾地区的维科生医集团执行长吕世博也分享了自己公司在内地积累的经验。他认为, 新品牌进入内地市场之前, 应该想好进入哪个渠道,最好能够做好聚焦,如果采取多渠道运营,公司资源就会分散, 短期内难有收效。另外, 品牌在推广上也需要聚焦, 如果能聚焦在某一品类或某一单品, 就能更快地让消费者了解到品牌的特色。同时, 他还提到了品牌通过多个维度考量代理商实力的重要性, 因为这事关品牌未来在新市场的表现。日本科玛化妆品有限公司研究部经理小池高? 也出席了此次会议。他在当天首先谈了对中国市场的三点感受: 一是中国贫富差距大; 二是中国地域辽阔,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也不尽相同; 三是中国南北温度差异大, 需要的产品概念不同。这使得科玛为中国市场开发的产品种类, 比在日本多出很多倍。为此, 日本科玛专门在中国苏州设立了研究所, 以便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所需。据小池高? 透露,针对中国市场,日本科玛正在两大品类上加大研发投入, 一个是男士品类, 一个是彩妆品类。他同时强调, 由于中国政府对化妆品成分的管制日趋严格,导致科玛在成分选择上压力变大。作为进口品牌代理商代表, 广州市众上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敏的分享为在场观众提供了不同视角。据介绍, 其公司代理有日本品牌千妇恋。作为日本第七大品牌, 千妇恋在日本极少进行品牌推广, 当进入全新的中国市场时,其仍然延续了日本模式,导致发展缓慢。刘小敏总结认为,代理商应该帮助品牌商尽快了解陌生市场, 解决双方沟通问题是促成双方达 3 成有效合作的重点。作为进口品牌代理商的另外一位代表, 《化妆品观察》主笔张武功则以代理“德
国际品牌寻路中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