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应链金融
1
1
方,供应链金融服务方、融资对象等,为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提供基础服务。
供应链金融生态参与主体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针对供应链融资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多种模切入的B2B平台,提供在线交易,鼓励并促成客户的在线交易,使交易数据沉淀在平台上,可以通过数据模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信支持。另一种是从服务端切入的B2B,为客户提供从寻源,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
6
服务。无论哪一种模式对B2B平台供应链金融的开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2B平台通过构建生态圈将供应链金融的各方主体吸引过来,包括资金供应方,担保机构,保险公司,仓储公司,物流公司等等。通过平台的交易,服务,物流,风控等来保障,帮助资产方客户得到相对便宜的资金,帮助资金方更全面更精准地控制风险,相比较而言B2B平台比较容易做出规模台包括金银岛、易煤网、铜道电商、三正电商等等。
金融科技公司: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据金融公司大行其道,自有技术及研发能力使得金融科技公司能够搭建平台,连接前端多个融资需求平台,后方连接多层级的资金平台,融资需求平台大多是核心企业,B2C平台,B2B平台,资金端涵盖了银行,保理,小贷,信托等等多层次金融提供方。金融科技公司则负责内外部数据归集、处理、传输、分析,协助风险识别与控制。比较典型代表企业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金汇金融等。
7
行业龙头: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或依托产业联盟打造产业互联网与金融服务平台,通常优先满足核心企业上下游的融资需求,再沿上下游向外延拓展。或者部分国有企业利用低成本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然后对接规模稍大的项目,而这部分项目保理及小贷公司无法承接,从而形成了一个细分空间。此类企业有鲜易、达实智能、准时达等。
银行: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天然优势,如资金成本低、获客容易、管控资金等,但也有体制、风控、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正在不断抢食供应链金融的蛋糕,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显得有点“内忧外患”。但我们认为银行仍然是供应链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主力,原因还是银行的资金成本优势,其他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杠杆,还得与银行合作;而银行要想实现真正基于供应链/产业链运营的金融服务,也必须依托其他企业深入产业内部。
8
非银金融机构:以保理公司和小贷公司为核心。目前传统保理公司的发展遇到一些瓶颈,如确权难、IT与数据能力较弱且风控手段较少。较多的保理机构会选择率先进入一个垂直领域,将产品与服务进行绑定,或植入一个具有较好风控技术的平台来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增长。小贷公司的供应链金融强在贷后管理、催收方式方法多样。小、快、活等特点是其他金融提供方满足不了的,小贷公司与其他资金提供方优势互补、差异化竞争。
物流公司:我国物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以自身的物流服务优势、物流能力为基础,引入互联网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智能技术、金融技术等,试图打造O2O式的跨界融合的服务体系。供应链金融成为他们拓展利润源泉、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对象集中在哪些行业
9
随着各类主体的摸索实践,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趋势愈发明显,供应链金融的垂直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
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煤炭、钢铁、医药、有色金属业等应收账款累计较高的行业。但从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供应链金融将作为加
速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因素,在更为广泛的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在更多的商业场景得到应用。
从调研结果来看,涉足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相对数量较多,其次为大宗商品,包括钢铁,有色及农产品等,第三位零售业,第四、第五是供应链金融的传统优势领域:汽车及电子电器。
六、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业务规模集中在什么层级
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信贷规模差异较大,这
10
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资源优势的不同有很大关系,各类服务商的年信贷投放规模从千万级到百亿级不等,规模差异较大。
调研结果显示,放贷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约占21%,此类机构通常处于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或转型阶段。这类企业占比并不小,表明供应链金融行业目前仍有处于起步阶段。
放贷规模在1-10亿之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数量占比约39%。该类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已出具规模,业务模式相对成熟,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具有强大的客户开发能力和资金供应能力。其中小部分专注于垂直领域和细分市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放贷规模已渐趋稳定。
放贷规模在10-100亿之间的服务商数量占比约26%,表明市场中
浅谈供应链金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