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遇到问题,假设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河中石兽”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遇到问题,假设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河中石兽”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才能目的:分清层次,理解层和层之间的联络。
情感目的:展开积极考虑,获得感悟和启迪。
探究质疑
1复习提问: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2概括寻找石兽的三种方法及结果,并阐述利用每种方法寻找石兽的理由
完成表格(请见大屏幕)
3 动画展示(请见大屏幕)
4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5老河兵为什么能提出正确的判断?
常年在河边劳动,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历结合起来分析
6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如何理解?
然那么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化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络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7你怎样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寺僧: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决,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实事求是。
8细节描写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讲学家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4-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