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中文学术论文的几点体会
何枫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适用范围
应用经济领域内相关学科
工商管理领域内相关学科
实证类研究
撰写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1 明己定位
2 静心阅读
3 凝炼文献
4 精选期刊
5 特色行文
6 反馈修订
1 明己定位:明确中长期内研究领域
频繁调整研究领域不利于研究成果的积累
例如: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诸如此类的题目都太大,而应该更小更集中一些。
研究领域的定位,可考虑:
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拓展研究
持续跟踪的纵向科研项目
国外作博士后或作访问学者时所感兴趣的题目
2 静心阅读:通过英文文献选定小题目
欲在一流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应大量阅读英文学术论文
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
需要用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专心致志读英文论文。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积累过程,也是一个系统了解国外同行们研究手法和思路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研究角度并以此框定论文题目。
3 凝练文献:中英文献并重
英文文献:平均来看,在论文逻辑和严密性、实证技术等方面上通常高出中文论文一截;因此,对若干篇代表性的英文论文观点进行提炼自然是文献综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
中文文献:也很重要,理由是,
匿名审稿人可能希望你引用他的论文;
期刊编辑部也希望你多引用该期刊论文,以增强引用次数;
即使真的未发现与你所研究论题直接相关的中文论文,也建议引用几篇捎带相关的中文论文为妥。
文献综述应该亲自动手提炼,尽量避免借用他人所提炼的文字。
4 精选期刊
期刊的选择和排序
学院18种重点期刊
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重要期刊
CSSCI前30%的期刊
被上述编辑部淘汰后才改投其它期刊:但应保证也是CSSCI期刊
4 精选期刊
期刊风格与投稿
经济类期刊:审稿周期短、但透明度较差、经常没有反馈意见
管理类期刊:审稿周期长、但有较严格的专家审稿机制,未录用通常也有反馈意见。
专家的反馈意见通常很重要,可以为进一步修改论文和改投其他期刊提供有益的指示。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和期刊偏好进行选择
5 特色行文:有针对性地组织正文
论文风格和特色
偏重于理论模型研究
偏重于实证研究
偏管理类期刊:通常要求提供一个客观的他人可复制的结果,对实证分析结果的解读可以简洁一些。
偏经济类期刊:通常要求有较长段的文字解读,越深入越好;而简洁的解读过程则常常成为专家挑毛病的重点。
偏重于深度的文字阐述等等
5 特色行文
当风格迥异且文人相轻时,可能有:
即使是一篇好论文,如果投错了期刊也很难被编辑部选中。
例如:对同一篇论文,有的专家觉得写得过于啰嗦,而有的专家则会觉得作者还没有把经济意义等问题阐述清楚。
这时,不能抱怨审稿专家的水平太低,或者有故意刁难的倾向;而应该吸取有关意见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论文风格。
ATS撰写中文学术论文的几 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